在重庆市江津区杜市镇龙凤村,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画。穿村而过的道路两旁墙面上,不仅可以看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新颖独特的墙体彩绘,还可以看到以龙虾产业为题的鲜活彩绘画面,让人耳目一新。弘扬先进文化、传播文明新风、传递满满正能量的墙体绘画,透露出龙凤村的精气神,成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一、家家产业致富,人人抖擞精神
龙凤村四方井的枳壳已经挂果,绿油油的果子挂满了枝头。2018年起,龙凤村依托有利地形地貌,稳步实施“五个千亩”计划,不断壮大产业基础,现已初具规模。
以江津区傲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虾稻连作养殖方式,建成千亩水产养殖示范区;以江津区晓岑花卉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发展花木新品,扩展冠状月季种植基地,建成花木苗木示范区;以江津区全实会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发展药用枳壳,建成千亩中药材基地;以江津区新石种植场为龙头,发展优质蔬菜种植,带动周边群众蔬菜种植,建成千亩蔬菜种植基地;依托龙凤村柑橘种植的悠久历史,优化发展方式,种植柑橘、奈李等特色小水果,建成了千亩小水果基地。
全村共973户,已经有600余户加入了“五个千亩”计划,都在其中直接受益。如今,依托小龙虾养殖产业,龙凤村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龙凤小龙虾美食文化节,以此为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电商销售,推动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产业经济搞得风生水起。
龙凤村现在成为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基地,傲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江津区农业科技服务站,龙头效应凸显。截至2019年底,龙凤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钱包鼓起来了,生活环境变美了,幸福就像花儿一样甜!
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一进村,公路两侧的桂花行道树排成了行,太阳能路灯让夜晚亮堂堂,农民新居似小洋房,特别是墙体彩绘,让山村多了一抹亮色。坑坑洼洼的土公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村里发动群众筹资硬化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像蜘蛛网一样遍布全村。
有了产业基础,龙凤村便把全体干部、群众都动员到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来。村里出资聘请了4名保洁员,做到生活生产垃圾日产日清。由党员带头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开展行车安全劝导、护林防火宣传、贫病老弱帮扶,引导村民不乱扔乱倒垃圾、不敞放养家禽。大家既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自觉维护优美的环境,潜移默化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三、村规民约立标杆,婚丧嫁娶树新风
从前,村里哪家有了红白喜事,都要去馆子请客吃饭,家家讲排场、爱面子,谁家用了什么烟,喝了什么酒,攀比之风盛行,让大家不堪重负。看到了问题,就得做出改变。龙凤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院落公约,以制度和共识来规范大家的行为,决心破除陈规陋习。现在,5个村民小组都建立了1个组民议事会、设立了1个议事堂、建立了1张农村协商事项清单。在此基础上,充分鼓励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让大家一起参与乡村治理,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同时,以党员会议、院坝会议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发挥农家书屋和村村响广播的阵地作用,广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节俭风尚。
大家思想上有了转变,制度的约束变成了行动的自觉,风气自然改变。现在,村里哪家有红白事,基本都在村内办,左邻右舍相互帮忙,有人帮忙搭棚牵线,有人帮忙煮饭烧菜,酒水统一为街上卖的粮食酒,礼金尽量控制在200元以内。这样下来,简朴自然,少了铺张浪费,大家都点赞!
不仅如此,村里今年还将开展“致富”“孝老”“文明”“守德”“卫生”等星级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通过培树先进,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促进形成良好乡风民风。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