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打造生态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0/07/13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江西黄岗山垦殖场是1957年12月组建的原省属12家农垦企业之一,地处“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宜丰县境内。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生态乡镇、江西文明村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江西省4A乡村旅游点”等多张国家、省级名片。2019年该场实现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总收入7354万元,形成了“以省级4A乡村旅游点炎岭美丽乡村和国家4A景区九天旅游国际度假区”为“两核”的高质量生态经济板块。主要做法有:

  一、创优生态品牌,让黄岗山更强。该场激活优美生态风光和人脉资源优势,坚持科学规划、精品示范的原则,致力于炎岭美丽乡村和九天国际旅游度假区两个核心文旅品牌的打造,招商选资,强力推进生态医疗健康工业,彰显财富效应,让生态黄垦成为每一个游客魂牵梦绕的心灵故乡。一是炎岭省级4A乡村旅游点的旅游品牌。乘势乡村振兴战略,以“七彩炎岭”为主题,依托原汁原味的田园之美和独特的人文底蕴,建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美丽乡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了规模4000多亩的“杨梅、猕猴桃、草莓及火龙果”等名果采摘基地,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形成了全县闻名的“水果村”。按照4A乡村旅游标准,改造新建450套独具特色乡村旅游特色房屋,集中收集老旧民宅和土地林地资源,建成了如“竹海听茶馆、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全面推进 “七改三网”、房屋立面改造、村部及古樟四个广场、青年创客基地、村史馆等一期项目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改观。接续加大投入,完成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七彩和党建广场、绿化、硬化等基础建设。特别是全县首个综合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炎岭“九趣乐园”,以20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本撬动了800万元社会资本,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应,2020年4月一期项目建成,开园营运以来,2个月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日接待游客最高达4000余人次,创旅游产值150余万元,领跑了全县旅游业态发展。炎岭村荣获了“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江西省4A乡村旅游点”等荣誉称号。二是国家4A景区九天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旅游品牌。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围绕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开发生态旅游等项目,全面激活资产资源,建成了全县第一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以江西省最大落差、最刺激、最好玩著称的峡谷旅游漂流为龙头,有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国家、省品牌的九天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全面建成。尤其是以四星级药膳民宿园为载体的九天溪院,建有高标准客房33间,药膳餐厅面积999平方米。九天旅游运营7年来,共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单日接待量最高达4200余人次。九天旅游和炎岭美丽乡村作为全县重点在中央二套、省级媒体专题报道,实地取景,当前炎岭顺利申报成功省级5A乡村旅游点,也即将成为2020年在宜丰召开的宜春市旅发大会的一个观摩亮点。三是生态医疗健康工业的财富效应。工业企业实现了粗放耗能污染型向生态健康环保型的转型升级,形成了“制药、医疗器械生产、医药中间体精细加工、医药物流营销和医疗器械贸易”五大体系,累计引进民营经济实体达3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工业园区企业12家。建立了“以华太药业为代表的药物制剂产业基地,以大宇、犇牛为代表的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基地,以中奇、宝泽为代表的中端医疗器械及医疗包装材料产业基地,同时建立医药物流营销配送中心”的“三基地一中心”医疗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企业年总产值达6亿元,创税3600万元以上。规上企业江西华太药业正在推进上市进程,2019年实现产值5亿元,纳税2500万元,财富效应进一步彰显。

  二、建设生态宜居,让黄岗山更美。绿水青山是最大资源,也是经济发展最优资本。该场致力于“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品牌的创建,全力推进“生活区域园林化、庭院小区花园化、交通道路林荫化”三化建设,彰显出美丽黄岗山魅力。一是建设宜居黄垦。对核心景观区进行庭院式栅栏风格的绿化美化,绿化,推进危旧房改造,“厕所革命”,宅基地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按照4A旅游标准相继改造建设了4130套独具农垦旅游特色的农家房屋,引导老百姓建设“美丽庭院”,职工群众实现了安居梦。新建10余个旅游公厕,10000余平方米的乡村旅游停车场;加速沥青、水泥、青石板、碎石和木竹栈道等路面建设为特点的改路工程,实施“道路黑化、入户硬化、荷塘栈道景观化”建设,硬化油化旅游公路路面总长50余公里,通往景区的高速、县道、柏油路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二是强力推进环境整治。突出以“公路沿线”为核心,以分场、村部为主轴,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开展拆“三违”、杆线整理、修建公路沿线排水沟、清理垃圾杂质等污染源、统一整治改造店面招牌,实行门前“三包”等。增加环卫设备,建设垃圾清运系统,设立垃圾分类中心,建立垃圾兑换银行;推进“厕所革命”,改灶、改水、改厕率达90%以上。实行涉污企业搬迁关停,整改畜禽养殖企业,发展低碳、节能、环保项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是实施绿化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自然林的保护与管理,强化古树名木保护,重点对炎岭村“七彩树”及古樟树群、辖区红豆杉等名木古树建立档案,实行挂牌保护。加强了2000余户职工庭院花园式小区绿化建设,建成职工居民点绿化32个,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在核心景区及公路沿线种植绿化名贵树种10000余株,全民义务植树25万株,打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三、发展休闲农业,让黄岗山更富。该场始终把培植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魅力乡镇建设的灵魂,引导各类民间资金注入产业发展,促进发展新业态,通过发展采摘园、休闲农庄等生态产业,推动乡村、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一是开发建设高端生态休闲农庄。总投入2000万余元,种植面积为600亩,以名果黄桃为种植主导的省级专业合作社黄岗山九岭农庄把“旅游”和“产业”作为融会贯通的有效途径,打造精品景观节点,发展节会经济,利用桃园景观和独特的农村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开园三年来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创收480万余元,解决当地群众就业50余人。二是探索出休闲农业富民路径。探索出以“乡村度假型、农业观光型、城效休闲型、采摘体验型”产业富民路径,一批以黄桃、高山野茶、有机杨梅、猕猴桃、草莓、火龙果、葡萄为特色的采摘观光园蓬勃兴起,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在此基础上推进林果产业的扩规上档,不断更新引进新品种,完善跟进配套设施,建立水果冷藏存储中心和集散交易市场,更新经营理念,通过全县最大的“竹乡飘飘”电商服务平台,使黄垦的特色水果、优质农产品上线销售,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19年全场已建成各类种养专业合作组织23个,成功培育了省级专业合作社1个,农工年人均收入1.2万元,较上年增加22.67%,“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式的生态休闲产业链逐步形成。

  黄岗山垦殖场将继续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完善、提高,不断做大做强、做精、做特黄垦品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将黄垦打造成一座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十足、最具活力的生态旅游特色小镇。

江西省宜春市发改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