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安镇认真落实“五个迈上新台阶”工作部署,围绕“全面大发展、全市争进位、全县夺第一”目标,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奋力拼搏,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建、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等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荣获2019年度市高质量发展先进乡镇,在全县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一方阵第一名。
该镇深入开展村社“两委”研判工作,调整干部27人,清退11人,补充完善后备干部96人,开展系列集中行动100多场次,在一线岗位、重点岗位使用年轻公务员、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21人。顺利完成村社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投入2000余万元新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15个。开展支部书记党建业务培训、实境教学,建设袁闸、刘园党建馆,高质量新建党建示范点、党员实境教育课堂,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探索支部开放式党课、搭建初心微讲堂、书记论坛、服务解难1小时志愿活动等载体,开展各类红色教育、主题教育活动,运用党群教育馆、“学习强国”等平台引领主题教育;举办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系列活动,宋成伍获评连云港市第二届乡土人才“香誉港城”带动群众致富能人,大吴村芮银超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按照“一村一业一品”思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葡萄、淮山药产业项目,建设乡土人才带富示范基地,带动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76户低收入户增收致富。
以项目招引为抓手,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注重高质高效企业招引,今年已新签约3个项目,新开工3个项目;引进15个物流贸易服务企业,纳税1220万元;坚持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持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持续加大拆迁遗留地块清零力度;立足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围绕“历史文化、特色田园、观光农业”定位,深挖盐河、古白头关遗址等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农耕文化博物馆、幸福里弄文化载体,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新型文化社区。
以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持续做强做优食用菌、精品葡萄、淮山药、稻渔综合种养“四大特色产业”。计划建设1000亩高标准示范基地,实施“5+2”稻渔综合种养项目11000亩,发展淮山药400亩。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依托江苏灌南现代农业园区,打造3平方公里“食用菌栽培、菌菇文化普及、冷链物流、电子商务、观光采摘、休闲美食、健康体验、精深加工出口”为一体的“蘑菇文化小镇”;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工程,通过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年增效益可达598万元;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对全镇“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因户施策,结对帮扶,采取进企务工、“5+2”产业项目分红救助、公益性岗位、帮助自主创业、政府兜底等方式,为低收入户寻找脱贫良策。同时,通过清产核资、资产盘活、土地流转等形式,聚力集体经济增长。
通过宣传氛围、基础设施、功能配套、环境卫生等方式推动全镇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现更大提升;利用微信群、公众号、APP、宣讲报告会,在农村利用社戏大舞台、道德大讲堂等方式,不断提高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文明道德新风净化社会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等内容,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成立新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一步延伸文明实践活动的服务内涵。
该镇还积极响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相结合、与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相结合、与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相结合、与生态乡镇创建相结合,建设示范村、重点整治特色村、美丽庭院。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功能,扎实开展“健康灌南”行动,强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加大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督。
下一步,新安镇将以“实干强基础,聚力补短板,倾情惠民生,发展高质量”的工作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精准实施扶贫项目,大力发展农业,优化服务流程,高质高效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
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