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宿迁对标高质量破解农村供水“痛点”

发布时间:2019/12/27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仲冬时节,寒意袭人,但在宿城区蔡集镇朱李小区,有一件事却让居民们感觉到了浓浓暖意1457户居民彻底告别了用水难。朱李小区是个老小区,原来的供水管是PVC材质,主管直径只有75毫米,水压低、漏水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小区居民。今年入冬前,小区供水管网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大变身管材换为更加环保耐用的PE管,主管直径变为160毫米。

不仅是朱李小区,今年宿迁市实施的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已让全市285个村居、46万农户喝上了更加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宿迁一直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进。2013年至2018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7.5亿元,铺设供水管网5万千米,供水管道长度绕地球赤道一周还多,区域供水通村率达100%,入户率98.2%,成为苏北第二个实现区域供水一体化的设区市。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度宿迁群众用水满意度居全省第二。

但是,喝上水不代表喝好水。相比城市集中供水,农村地区管网线路长,经营主体多,供水工作还存在诸多短板和痛点:供水管网改造不到位、漏损率大、水压不稳,镇村供水管护能力低、服务不到位,部分地区农村供水体制机制不顺畅

今年年初,着眼农村供水高质量,宿迁市委、市政府把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写入民生“1号文件,提出用两年时间完成2479千米农村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漏损率控制在30%以内,实现农村新管出新水。其中,今年全市要投入2亿元,完成1500千米农村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任务,管网漏损率控制在35%以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作中,宿迁坚持高位推动,宿迁市领导多次调研部署,明确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推进制度,先后召开5次工程现场推进会,出台《农村供水工作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各地加快进度,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开花。

宿城区洋北镇船行村三组自建小区,老旧PVC管全部更换成全新的PE管后,小区夜间管网供水漏损量由原来的10/小时降低为0.5/小时,居民家里的水压水量明显提高;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范庄村过去使用的是老旧的PVC管道,管网全部改为PE管后,彻底解决了老旧管网管径小、水压低等问题,受益群众十分满意

工程推进中,宿迁紧盯施工环节,出台了多项刚性制度,严把质量关。印发《宿迁市农村供水工作导则》,明确工程质量标准,把工程质量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组织各地参建单位参加施工质量技术培训,邀请管材生产企业专家授课,现场演示各类管材焊接工艺等施工细节,提高参建单位技术水平

硬件改造了,软件也得跟上。围绕抄表到户,服务到户目标,宿迁市制定出台《宿迁市农村供水服务质量标准》,从服务硬件设施、投诉处理流程、问题处置时限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各地提升农村供水服务水平。

各地纷纷创新探索,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沭阳县成立6个片区中心,分片管理,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泗阳县委托深水公司统一管理,设立运南、运北两大片区管理;泗洪县政府出台专项实施方案,推进县级供水企业直接抄表到户,全面提升供水服务能力;宿豫区将所有乡镇(街道)供水公司运行管理权收归区国有供水公司,统一服务到户;宿城区由宿迁银控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抄表到户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竣工、一条条举措的落实,群众的获得感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宿迁各县(区)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超过序时进度,今年全市累计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821千米。其中,2019年度工程正在扫尾,已改造老旧管网1578千米,占计划105%2020年度工程已提前实施,计划完成900千米管网改造,已改造老旧管网243千米。已完成改造的乡镇、村居用水量明显增加,供水水质、水压、水量得到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宿迁农村群众从喝上水喝好水的目标正加速成为现实。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