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街道位于扬城北部,作为城市“后花园”,该街道通过“文创”与“农旅”融合,连续五年举办“樱花节”,打造琴筝文化产业园,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用“一花一琴”资源引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1、乡贤、乡土、乡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甘泉”。“七一”前夕,甘泉街道双山村开展“激活党建动能 助推乡村振兴”特色党建活动。在活动现场,历任党支部书记举起“老支书先锋志愿服务队”大旗,成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领头雁”;以经济能人为主体的“新乡贤”披挂绶带,主动承接引领富民惠民的公益项目。“生意做得再大,走的路再远,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从事物流行业的双山村“新乡贤”理事会理事长龚晓明,牵头组建双山村慈善基金会,累计募集30多万元资金,用于双山村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民生保障。双山村老支书龚金宝为村集体土地流转出谋划策,盘活闲置农田,引来一批特色高效、生态观光农业项目,促进村集体和老百姓“双增收”。“新乡贤”理事会还组建了“抱团发展”的创业基金,鼓励和扶持村民创业创新。
2、赏樱、游园、品琴,农旅联姻“一花引来百花开”。最近,甘泉长塘村“爱情小镇”,正在参评2019全国最美村镇。甘泉把樱花培植成“摇钱树”,以樱花节为契机把“爱情小镇”打造成新地理名片。长塘村樱花园,核心区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是全国最大的樱花、樱叶种植和加工基地,每年出口的樱花量占日本进口量80%,樱叶占日本进口量30%,每年出口创汇450万美元左右。同时,农旅联姻引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热潮。樱花产业吸引40多人返乡创业,带动1000多村民参与,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种植樱花近千亩。樱花撬动全域发展,小小的长塘村相继聚集起“爱情小镇”主题摄影基地、国家级3A景区陈园、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等特色文旅项目。从瘦西湖向北驱车6公里,就可来到长塘赏樱、游园、品琴。据统计,甘泉连续举办五届樱花节,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去年长塘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9万元。
3、一批名人能人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扬州自古就有“千家有女先教曲”的传统。目前,扬州200多家古筝企业年产古筝近45万张,占全国古筝生产总量2/3;古琴年产量近2万张,占全国古琴生产总量近80%。近年来,扬州相继荣获“中国古筝艺术之乡”“中国琴筝产业之都”的美誉。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落户甘泉街道长塘村一年来,已吸引金韵、中昊、雅韵、龙凤等近40家知名琴筝企业入驻园区,集聚了一批琴筝名人和能工巧匠。名师讲坛、学生研学、名师带徒……琴筝文化产业园系列文化传承活动,将产业、乡村、文化进行融合,从而把琴筝产业园打造成琴筝人才的集聚地、琴筝产业的富民地、琴筝文化的传承地。
扬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