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乡村变景区 田园变公园

发布时间:2019/07/25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临水而居,有风从水面吹来,抬头远望,眼前是水网连天般的开阔。入住在千垛镇东罗村四面环水的水上耘垛民宿,惬意如阵阵风儿般将陈先生相拥。东罗村拥有村民服务中心、村史馆、大礼堂、滨河游路、亲水平台等,来自上海的陈先生在村里畅游一番后入住民宿,在这个小村落体验和感受新乡土时代的诗意。国家田园综合体和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将东罗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转变为外地游客喜爱的景区,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这个美丽乡村的慢生活。

致力于护好生态”“种好风景,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进国家田园综合体和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着力实现生态越美丽产业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全市共获批国家田园综合体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实现试点数量、上争资金、覆盖户数、建设体量四个泰州第一,沙沟镇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最美渔村,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碧水东罗”“渔润刘泽”“古润唐庄等一批特色村脱颖而出,成为休闲游、乡村游的新景区。万科+政府平台+村集体公司化运营的东罗模式,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样本,获得省和泰州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引领,兴化市启动《兴化市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面整治农村村庄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通过示范创建,带动整体提升,形成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百花园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几年前,钓鱼镇的八尺沟还是一个典型的脏乱差村,村里连一条像样的道路也没有,倒是有一百多座土散坟夹杂在民居周边。经过连续多年的整治,村里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樱花村景区与公园,并获得兴化市文明村、兴化市最美乡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和谐示范村等称号。

兴化市也是江苏省生猪和优质地方家禽优势生产区、畜禽生产和调出大市,化解规模养殖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才能全面提升畜牧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保护、畜牧业生产、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通过美丽牧场创建,位于大邹镇的绿丰禽业家庭农场探索出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的新技术、新方法,畜禽粪便采用无害化发酵方法,去除有害菌,装袋销售,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构建起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近年来,兴化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美丽牧场建设,全市建成15美丽牧场200生态牧场。在“263”专项行动中,全市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所812个;统筹实施道路、水系、村庄、农田林网建设,加快推进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林木覆盖率达20.63%、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大力推广稻鸭、稻虾等高效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去年全市生态立体种养面积3.2万亩、稻蔬轮作规模5.4万亩,实施耕地轮作休耕1万亩,化肥用量、农药使用总量比上年下降1.24%,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32%,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62.2%

对标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农业农村局放大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理念,用实际行动描绘全省大公园,人文梦水乡的美丽画卷。在这样的实际行动中,乡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愿景有了现实的模样,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使得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风景更美,乡愁也更加浓郁。

兴化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