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先行,爱心奉献“提内涵”。玉皇山后村党支部积极倡导“心手相连”服务理念,与群众和游客“心连心”“手拉手”,坚持组织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和全方位爱心奉献活动,有效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了支部形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紧密结合农村党员“十星级”评定工作,先后成立爱心服务组、弱势群体救助组、旅游向导组等多个服务小组,党员结合自身年龄、特长等实际,积极领岗位、亮承诺。同时,设置每周五为党员集中义务奉献日,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实现党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员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村中建设“爱心服务站”,向群众和游客提供暖心服务,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和饮用水,做到群众或游客有求必应,变一时一事的帮困式服务为全方位、多角度的经常性服务。自成立以来,党员“免费跑腿”为村里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办证件、跑手续、买药品等100余次。2017年4月,岠嵎山遭遇山火,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带动群众尽己所能,不畏艰难险阻,爬山引路配合大火扑救,疏散老人儿童,全力支援前方战斗,党支部的担当在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理念先领,驶入振兴“快车道”。玉皇山后村党支部牢牢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意识,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难得机遇,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行农村建设新模式,发展特色新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带动党员群众奔上致富路。改变过去传统的“单打独斗”方式,党员带动群众共同探索“股份联盈”模式和“民宿+旅游+产业”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思路,成立“玉皇山后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确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增收之路。同时党支部筹资56.5万元,大力发展农家乐及采摘经济,积极探索走市场化运营的路子,打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依托自身特色农业产业为支撑,对茶叶、樱桃、红杏等提质扩规、提档升级,在岠嵎山沿线、进村路沿线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带2处,打造“星级采摘园”;着力打造“山后人家”旅游品牌,建设传统手工豆腐坊,培育“玉皇豆腐”绿色品牌,延长产业链,增设游客手工制作体验项目;党员带头腾让房屋发展民宿经济,目前已流转房产37栋,准备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威海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