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开新局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保障。2014年,宁海开始推行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出台《宁海县村务工作权力清单36条》,让小微权力有了明晰的边界,推进村务工作阳光运行。“规范小微权力”写入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的“宁波案例”“宁波经验”走向全国。而发源于象山西周镇杰下村的“村民说事”制度,融“说事、议事、办事、评事”于一体,说出稳定、说出和谐、说出发展,已在宁波市全面推广。
坚持党建引领,宁波不断完善乡村治理的制度、组织、平台体系,启动创建“三治”结合治理示范村240个。加快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治理参与作用,乡贤、志愿者、老娘舅等新型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涌现了象山“村民说事”、宁海“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余姚“小板凳工作法”、慈溪“圆桌夜谈”、海曙“村民共治”、江北“一约二章三会”等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进镇(乡)“四个平台”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覆盖,网格员网络体系不断优化,“乡村治理+互联网”各类模式有效创新和应用。
涉农改革新进展
宁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整市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去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总分红达30.1亿元,占全省的近一半。
当前,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闲置农房激活利用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慈溪市承包经营权抵质押贷款和象山县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宁波大力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去年共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1.7亿元,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已组建农合联服务中心42家、专业性农合联15家。
今年上半年,宁波出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将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等9个专项行动,建设22个重点项目工程,全力争创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为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建设“名城名都”提供坚强支撑。
宁波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