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乳山:水利大手笔 惠泽大民生(上)

发布时间:2019/05/29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生命之源。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

以此为指引,近年来,该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全域水利建设工作,在建设水工程、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走出了一条民生水利、现代水利、生态水利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级河长制全面落实,水域生态全面优化,地下水库水位渐高,三横调水贯通水系,水利+”效益链逐步延伸……如今,一系列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使该市水生态面目焕然一新,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体多赢。以全域水利建设为笔,该市水文章渐大渐活。

防渗截流,科学调度 水资源调控能力显著提升

乳山临海,以往若逢大潮时河流缺水,极易引发海水倒灌,不仅影响生产生活用水,而且使土壤板结,造成农作物长期减产。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放眼今日,不但居民用水无忧,而且许多沿海村庄土地上萌出片片新绿。这片喜人翠色,扎根于该市去年建成的乳山河地下水库。橡胶坝建起来对我们的土地相当有好处,海水进不来,庄稼生长也不受影响了。乳山口镇西耿家村村民耿仁虎说。耿仁虎所提到的橡胶坝就是乳山河地下水库工程的一部分。橡胶坝的建成,一改往昔西耿家等周边村庄易受海水倒灌侵蚀的历史。

乳山河是该市第一大河,河流上游建有龙角山大型水库,下游建有第三自来水厂,是乳山市区及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为有效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需求间的矛盾,该市市委、市政府结合乳山实际,投资2亿余元,建起省内第二座,威海市首座地下水库——乳山河地下水库。

该水库总库容2197万立方米,分上下两级库,分别位于乳山河干流于家庄村和西耿家村附近。主要通过乳山寨、于家庄、凤台顶等地橡胶坝和7.6公里地下截渗墙,有效蓄积利用乳山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简而言之,即利用地下的砂层和截渗墙,截暗流、蓄淡水。通过建库蓄水,乳山河将大量过境水、降水留存在库区,明显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和地下水水质,有效缓解城区供水和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该水库建成以来,该市地下水水位平均抬高2.5米,城市供水年增加1600万立方米,相当于城区居民一年用水量。

充盈的淡水量不仅有效预防海水倒灌,更满足了下游村庄农业灌溉需要。之前打水需要用打水泵和十几米的进水管,现在几米长的绳子就能提水上来,明显感觉出水位上涨。耿仁虎高兴地说。乳山河地下水库的建成,直接影响周边近200座水利设施,改善5万亩土地灌溉条件,有力帮助农民抗旱涝、保增收。

此外,该市投资1.17亿元,大力实施水库引调水工程,累计铺设管道76千米,完成花家疃、正甲夼、院里水库三横引调水工程,日调水量近10万立方米。在近三年持续干旱、且没有外来客水支援的情况下,成功实现城乡居民用水不停、不限目标。

去年,该市立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水资源余缺互补和调配能力,在三横引调水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了乳山河地下水库至台依水库调水工程。工程总投资1400万元,新建泵站1座,铺设管道4.3公里。工程完工后,乳山河地下水库与台依水库将会实现连通,通过输水管道,每日可向台依水库输水3万立方米。届时,全市1座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将会全部实现互联互通,标志着该市水资源调配网络体系建设获得了阶段性成果。乳山河地下水库及一系列调水工程,将会使该市对干旱、连续降雨等极端天气的应对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市水利局工作人员表示。

威海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