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盛家蝶变(下)

发布时间:2019/05/28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特色产业让百姓得实惠

盛跃松常在党支部会上说:说得再好听,经济发展不上去、老百姓富不了也是空话。

为此,党支部一班人瞄准了盛家社区的区位优势和盛家火烧这一民俗遗产,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项目,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踏入位于盛家社区南面的火烧加工车间,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车间内摆放着铁锅、案板等工具,锅台前堆放着一堆麦秸,数位巧妇正在将烙好的火烧盛出锅,屋里弥漫着香喷喷的火烧味儿。

盛家火烧自元末明初诞生以来,已有600多年历史。火烧选用精制面粉,无任何添加材料,纯手工制作,保留原麦清香、田园风味,驰名中外。2006年,盛家火烧成为我市首批优秀旅游商品;2008年,入选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盛家社区成立盛家火烧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营,为许多社区居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盛家火烧制作技艺第7代传人盛元淑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也有几家烙火烧的,但都是小作坊经营,每家一年的收入也就四五千元左右。公司成立后,村集体将各家烙火烧能手吸纳进来,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又增加大馒头、胶东喜饼等新品种,发展农村电商,订单数量显著提升,员工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3000多元。

复活了盛家火烧这一老字号,社区又在休闲农业、民俗旅游发展上做文章。

——针对以前撂荒地过多的现状,社区将居民手中的800亩土地流转出来,规划建成生态休闲产业基地,打造集民俗旅游、手工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园。

——按照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思路,社区将生态农业园、盛家火烧展销中心、小吃特产一条街和百盛居民宿项目等有效结合起来,强化对外宣传,构建盛家生态民俗旅游的发展大框架,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文明社区共建共享

盛家社区狠抓沿街门店经营秩序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方面,准确定位盛家作为街道驻地社区是街道驻地环境整治主战场的实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将社区沿街商户的经营秩序和门前三包效果与其居民福利挂钩,进一步规范其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特色小吃、石岛特产一条街,使其与民宿项目充分融合。继续抓好农村四清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始终保持高标准,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让广大居民在生态振兴中获得幸福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围绕传承中华美德、倡树文明新风,盛家社区高标准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并以此为阵地,组织居民开展了荣马文艺演出、政策宣传、卫生整治、植树绿化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社区居民自发组成280人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展现出社区居民的良好素养。

前段时间,为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社区开展了栽植桃树苗活动,社区干部在喇叭上一招呼,300多名党员、志愿者、居民纷纷响应,短短2个小时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8000棵桃树苗的栽植任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盛家社区火热开展,社区志愿者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中坚力量。

短短几年,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盛家社区先后被授予威海市乡村旅游管理服务示范村”“威海市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实现了从后进先进的美丽蝶变。

盛跃松表示,下一步,社区将进一步强化两委班子建设,引导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重点围绕草莓深加工、无公害蔬菜种植、果树品种改良等,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绿色农业;不断扩大盛家火烧等产品的市场,拓宽民俗经济发展空间,安置剩余劳动力,增加集体收入;做好社区幸福大院和停车场的建设工作,切实开展好四清工程,让全体社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威海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