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江津区:乡村治理需要更多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9/05/27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江津区油溪镇大坡村设立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以积分兑换日用品的方式,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环境清理和垃圾分类处置的行动之中,以日常好习惯助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在过去,农村生活基本处于一种可循环的状态,产生的秸秆、稻草、剩菜等垃圾可作为燃料、饲料处理,没有集中处置的必要,很多群众也没有集中处理垃圾的意识。可如今,农村有了越来越多塑料、胶制品等无法被自然消化的垃圾,一些住户房前屋后被垃圾环绕,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置逾显重要。

近年来,我区建立垃圾收运系统,配备垃圾收运设备,建起了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置的运行模式。有了一条完整的渠道,还需要农村群众积极从源头开展垃圾分类处置。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对于没有垃圾集中处置意识的农村群众来说,想要改变他们的习惯,不可一蹴而就。如果盲目要求群众要怎么做,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基层组织设立积分兑换超市,正是用正向激励的办法,激发群众主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群众养成文明习惯,形成文明乡风。这样的创新方式,值得肯定。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关键也在农民。各地基层组织唯有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方式,创造出更多群众愿意接受和参与的社会治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努力去写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