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投资指南

兴化市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实现“三下降”

2019/01/29 农经司

我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多措并举,高质量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去年,全市农民工欠薪案件数、欠薪人数和欠薪金额同比实现三下降

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考核督查。围绕提前实现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我市进一步压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确保欠薪问题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负责。同时,强化部门联动,细化责任分工,各成员单位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高效开展。去年初,我市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管理,对乡镇(街道)和15个职能部门实行百分制考核,并与年终效能绩效挂钩。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提高。针对在防范企业因经营不善无力支付职工工资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制度安排这一问题,我市制定了农民工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和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补齐制度短板,织密农民工权益保障网,帮助农民工渡过临时生活困难,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依托劳动保障网络网格信息平台,我市及时全面了解、动态掌握全市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基本情况,提出预测预警报告;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发现存在拖欠工资苗头和隐患的,提前介入,及时上报,防止群体性或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对拖欠工资的失信企业,市人社局会同相关部门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履约担保、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使有拖欠工资问题失信企业在我市范围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去年,先后有5家企业因欠薪被列入黑名单

坚持结果导向,强化履职监管。围绕不发生重大欠薪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确保农民工工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这一结果导向,我市注重源头治理,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工程建设领域是我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高发区、重灾区。去年31日起,我市新开工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全部在施工现场配备了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本工程的建筑工人身份信息、劳动合同、考勤信息和工资信息等进行动态收集记录,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管理。同时,施工企业在我市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农民工工资由银行按月打卡发放。我市还积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欠薪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去年,市人社局共立案查处欠薪案件106件,其中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8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5件,共帮助3129名农民工解决拖欠工资3258.95万元。

                                                                                  兴化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