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履行改革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本县果业产业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一、创新栽植模式,助力果业转型升级该县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果业条例》和《关于推进现代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先后出台《2017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2017年果业生产安排意见》等富有指导性的文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提出的“五个扎实”工作要求,以加快转变果业发展方式、创新苹果生产模式为主线,以促进果农增收为目标,助力果业产业促脱贫攻坚。该县果业工作紧紧围绕果农增收这一主题,着力打造全国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绿色有机苹果供应基地,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工程、龙头带动工程和市场倍增工程,下茬力势狠抓现代果业项目建设、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建设、苹果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苹果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努力提升果业核心竞争力,走现代果业发展新路子。2016年,实现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总产量达45万吨,产值15.8亿元。农民人均果业纯收入达到5400元以上。今年以来,该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苹果生产龙头企业,与海升集团洽谈沟通,对接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建设,计划利用“海升模式”在甘井镇建设千亩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大力推广现代果业集成新技术,种植双矮苹果园,进而辐射全县,带动当地就业,促进脱贫攻坚,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二、创新培训模式,提供坚强人才保证果业要发展,人才是保证,该县重视果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强系统内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技术干部对中、青年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为果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二是加强“走出去”培训力度,将全县的果业技术干部分批次派出去轮训,达到开阔眼界思路、发展理念转变、业务素质提升的目的,为果业发展培养中坚力量;三是加强“请进来”培训力度,通过邀请西农大教授和省、市专家面对面讲授,进一步提高技术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实现技术干部人人“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沉下去能干”。该县积极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加强果业人才队伍和梯队建设,促进果业人才提质增量,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围绕党建服务果业工作大局,着力打造党建技术服务小分队,采取1名党员带领2名技术干部带动9名农民苹果技术员的方式(“1+2+9”),将全县6个镇办进行区域划分,抓好果业各项生产,为果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通过集众智、聚良才,强力推动该县果业事业发展。
三、创新销售模式,打造果业发展强县新形势下,党员带头学习新技术、接受新事物、运用自媒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党建+果业”新业态,集聚全县果业年轻人才,在“永寿果业”技术交流QQ群、党建工作群、各门户网站及第三方交易平台上,大力宣传该县“金玉寿”苹果,扩大品牌的宣传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拓宽苹果销售渠道。目前,该县共建成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园1个,省级示范园13个,市级示范园14个,县级示范园82个;建成“一村一品”苹果生产示范村12个,推进村120个;生态果园示范村4个;果业生产重点村50个;通过农业部GAP认证苹果基地5500亩;对1.2万亩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进行了重新认定。通过苹果示范园效应的带动和果品销售路子的拓宽,永寿“金玉寿”苹果越来越受到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引进的“海升模式”,其优势就在于优质、低耗、省工、高效,这将为永寿果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插上腾飞的翅膀。
咸阳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