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投资指南

沈阳市法库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2017/04/14 农经司

近年来,沈阳市法库县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机遇,整合域内外资源,实施“品牌兴县”战略,强化“工业兴城、市场兴城、文化兴城”,打造“中国瓷谷、北方通航、中国牛县、山水法库”四大产业品牌和“大辽福地、宰相故里、白鹤之乡、人文法库”四大文化品牌,走有比较优势的县域特色发展之路。

一、实施“品牌战略”抢占国际市场

法库县大力实施“品牌兴县”战略,全力打造“县域品牌创新区”。在陶瓷产业方面,法库现有30余家企业注册了70余个自主品牌,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产业集散地。2009年至今,法库创意陶瓷产业发展迅速,累计申请发明陶瓷抛光废料综合利用、新型粉体材料、特种陶瓷材料、无机复合材料、硅藻材料等方面的专利7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2项,这些成果为法库陶瓷产业进行科技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品牌战略”的实施,推进了法库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加快法库陶瓷走出去的步伐,2016年初,法库县政府出资,在中东地区重要的中转口岸迪拜租用了物流仓库,免费提供给陶瓷出口企业使用。同年5月,又联合大连港、营口港和沈阳铁路局,开通了陶瓷出口的陆海联运大通道,将出口物流成本降低了近三分之二;组建法库陶瓷出口集团,鼓励企业“抱团出海”。目前,法库陶瓷产品远销东北亚、非洲、北美、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法库陶瓷出口总额达62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0%以上。

二、“亚洲通航之都”借势而起

近年来,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末,基地引进企业达20家,累计完成投资近20亿元,实现运营培训收入5500多万元;引进俄、美、法、意、德等国20款先进机型,成为目前国内落户通用机型最多的产业园区。在基地建设方面,全国最大的固定翼通用飞机生产制造基地——辽宁联航神燕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已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该项目2016年量产飞机50架,目前已获40多架飞机订单,并力争35年内产量增至500架。自2012年以来,法库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这不仅开创了东北地区举办通用航空展会的先河,也奠定了法库在东北乃至全国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地位。“十三五”期间,法库县将抢抓通航产业历史机遇期,全力规划推进“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国际体育运动休闲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航空体育、通航旅游及航空会展三大品牌。同时,强力推进通航基地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研发制造、运营培训、综合配套、休闲旅游四大板块,大力建设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通用航空领军型、示范型产业园区。进一步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沈阳国家级通航经营管理示范区建设,实现“点对点”低空对飞,创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沈阳模式”。

三、“品牌兴农”跃升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法库县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化建设力度,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之路。为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法库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全县初步建成了农业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病虫害预测防控三大服务网络,建立了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标准化推广等工作制度。同时,法库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和监管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已有22家单位纳入平台监管,实现了农产品、农业投入品从生产到上市前的全程监管。法库县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事企业申报“三品一标”。目前,申报“法库牛肉”“五龙山葡萄”“叶茂台花生”地理标识保护产品3个,有机食品46个,绿色食品43个,无公害食品148个,使全县“三品一标”认证总量达到240个。接下来,法库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安全”。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