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投资指南

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野果林飘出“钱串串”

发布时间:2016/09/20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今年,林西县遭遇严重干旱气候,不少山坡地颗粒无收,但车行至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山岗田畴随车移动,怎一个“绿”字沁心;人入野果采摘园,如画景色扑面而来,好一个“美”字了得。连日来,新城子镇七合堂村野果园里欢声笑语一片,采摘园里的果农正忙着采摘“抢先”成熟的K9。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新一轮的野果飘香、采摘旺季正在上演。

“今年早期干旱,这果树收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家有K9果树2亩,往年每亩能产3吨,今年也就产2吨多,每斤0.8元,估计一亩地能收3200元左右,就这也比种地强多了。”村民周瑞春说。

七合堂村位于林西县新城子镇北部,下辖5个自然村、228户、908口人,总土地面积32320亩,其中,耕地6108亩,其余全部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

1991年末,面对严峻的生存条件,七合堂村党支部提出走“封山禁牧、林权改革、土地流转、植树造林、大搞生态建设”的发展道路,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万亩山杏林基地和内蒙野果基地。发展成集林、果、草、牧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庄园模式,探索出一条先绿起来、再活起来、后富起来的生态庄园经济兴村富民之路,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

红果果,钱串串。20多年过去了,七合堂村现有果树6500亩,年产水果约600万公斤,果品产值820万元。野果不仅让七合堂村的农民增了收,也让无人问津的七合堂村改变了模样,因为种植野果,封山育林得以落地,生态环境由此得到很大改善。

支起野果“灶”、做起旅游“饭”。利用七合堂村的独有优势,七合堂村党总支带领全体村民正逐步由林果单一型产业向多层次、多链条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发展迅速。赏花节、采摘节、农民文体艺术节成为固定节日,发展鹿、狍子、山野鸡、野猪等特种动物养殖近20户,发展农家乐饭庄4处,CS兄弟连真人娱乐场1处,年接待生态游游客10万人次以上。

 

      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内蒙古赤峰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