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福建三明:打造“中国稻种基地”,巩固粮食生产基础

发布时间:2021/10/20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三明具有杂交水稻育制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优势。2015年以来,积极围绕打造“中国稻种基地”,制定规划,优化布局,出台扶持政策,推制种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市制种面积24.5万亩、产量5200万公斤,分别占全国的20.2%、25%,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为福建及周边省份提供优良稲种,为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做贡献

  一、优化规划,下好基地发展大棋。先后制定“十三五”、“十四五”两期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规划确“核心区-重点区-辐射区”三区布局方案和现代种业创新驱动发展、基地基础设施提升、种子加工能力提升、种子仓储与物流能力提升、种子质量提升、龙头企业培育、智慧种业等七大工程,细化分解15个重点项目,并出台龙头制种企业资金扶持和用地用电等优惠措施,推进项目实施

  二、强化扶持,打造种业发展高地。省政府每年安排2000万元,支持三明稲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三明市每年安排300万元支持企业组建国家级和省级区域试验联合体,开展水稻联合体试验。对企业商业化育种、创新成果、融资上市等进行奖励补助。

  三、龙头带动,培育制种优势产业。开展“建链补链强链”招商行动,培育和引进先正达集团中国集团等产业链中、上游企业,补齐机械化制种、种子精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发展短板。科荟种业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的水稻种子企业,天力种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专业化制种企业。

  、搭建平台,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出台科研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深化种业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建设福建省水稻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建成沙县国家级农作物展示评价基地,成为集稻种研发、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繁殖研究区、种质资源保护区、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研发服务平台。禾丰种业、福瑞华安种业等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最强大脑”。首创利用烤烟房烘干稻种技术,有效解决雨天种子烘干问题。

  五、强化监管,提升种子质量效益制定出台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监管八条措施,进一步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监管,规范种子生产行为。建成市县两级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5个,提升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宁水稻种子”获国内种业行业认可;泰宁县挂牌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杂交稻种质量安全示范区,种子出口量占全省的85%以上。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农经处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