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宁波茶业迎来多彩时代

发布时间:2021/09/22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日前,宁波市的高品质紫化茶育种项目顺利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目成功创制出紫黑、深红、橙黄等多个全新叶色的紫色茶树种质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紫化茶育种的成功,标志着宁波市珍稀特异茶树种质资源开发研究又迈进了一大步。从白化茶种质开发到紫化茶品种育成,宁波茶业迎来了多彩时代。

  近年来,茶叶产业经营利润下降,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为了突破清一色常规绿色茶品种占领市场的局面,市场曾兴起过黄色、白色白化茶发展热潮。但白化茶历经20多年的发展,也开始从珍稀走向平凡。到目前为止,全国仅安吉白茶的栽培面积就有数百万亩,宁波市的黄、白化茶种植面积占比也有10%以上,产值占茶业的25%。然而,随着供应量快速增加,平均利润却大幅下滑,产业亟待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

  茶是宁波市山区农村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为了开辟茶业经济新的增长极,以期确保茶叶资源增值、茶类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产业发展态势,宁波市开始着力推动种质创新和茶园彩色化。兼有花青素、茶多酚的紫化茶的健康意义远在常规茶之上,被认为是种质开发的焦点。目前,宁波市已在种质创新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紫化茶开发过程中,项目组通过大规模的亲本优选、组合筛选、重复试验,历经多年最终取得了种质定向育种目标的创制方法。浙江大学作为项目合作单位,由全国茶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梁月荣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对紫化茶的紫化机理从分子学、生化学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率先构建了紫化茶种质评价指标体系。去年以来,由宁波福泉山茶场、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生产的紫茶产品分别送到浙江大学、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予以检测审评,专家们十分欣赏以紫茶为原料加工的白茶、红茶、黄茶等茶叶的优异品质和鲜明特色。宁波市也进一步把茶树育种专项列为2025科技专项。

  为了促进茶资源的高效利用,“彩色生态茶园”作为茶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已写入“十四五”期间宁波市农业发展的规划,各地的彩色生态茶园发展试点也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宁波福泉山茶场是宁波市最大的茶场和种质资源库,其彩色茶园种植起步较早,该场已相继引种了黄色、白色、紫色等10多个茶树品种。在不断丰富资源库种质拥有量的同时,同时以紫色、黄色、白色等茶树品种开发的茶产品比重也在持续上升。而奉化的雨易茶场、象山的黄避岙茶场、鄞州的堇山茶艺场等一批创新意识强的企业自发进入了茶园彩色化队伍。彩色茶园经济效益可观,对照单一品种的茶园,其年收益要高出12%至39%,吸引了省内,以及江苏、山东、湖北等多个省份的同行前来参观。

  在当前乡村产业走向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彩色茶树与旅游观光、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更能凸显其市场价值。近年来,宁波市多家企业开辟特色茶园和彩色茶园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参加历届中国花博会、园博会展览的情况看,彩色茶树品种为组合的景观在会展上十分受人注目。市农技推广总站技术人员表示,按照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宁波市要建立10个彩色茶园综合示范体,以此带动全市茶园换种升级,通过茶园彩色化进程,进一步提升茶产业水平和茶园风光。

                                                                                                                       宁波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