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了解到,该区积极推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将小水果做成大产业。今年,该区夏季水果种植面积达7.2万亩,投产面积6.5万亩,预计总产量6.15万吨,产值3.04亿元。
在江津区李市镇的唐人庄园,不少游客在果园里采摘葡萄和西瓜,享受着夏日悠闲时光。唐人庄园创建于2018年,位于李市镇下湾村,庄园按照季节种植了红心火龙果、葡萄、西瓜、草莓等品种水果。“今年水果行情不错,西瓜6元每公斤,葡萄20元每公斤,采摘时间将持续到7月底。”目前,该庄园正积极通过微商、体验采摘、农超对接等方式,不断拓展水果销路。唐人庄园夏季水果呈现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是该区大力发展小水果产业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该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在调优特色水果产业结构上下工夫,不断提升产业效益,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工程,致力发展葡萄、西瓜、桃子等特色夏季小水果,先后形成了一大批特色小水果产业基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当前,水果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水果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如何在此形势下“突围”?为避免同类水果集中上市造成同质化,影响销售和价格,江津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水果产业,注重适度规模经营,设计打造水果特色。目前,该区以葡萄、李子、桃子等为重点的特色生态精品水果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立体、多元、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
水果质量影响着市场的接受程度和水果产业的发展,而要保证水果的品质,就离不开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近年来,该区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引导水果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操作、科学化管理,提高水果品质;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定期进村进果园现场指导、把脉问诊、结对支招,接受果农咨询,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传授技术;通过微信群等新媒介,及时帮助农户解决问题。除了根据季节特点进行常规生产技术知识培训外,实时发布该区特色水果种植管护技术,增强技术传授的时效性和专业性,为该区小水果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在培育市场主体、打造品牌方面,该区积极引进、扶持、壮大一批水果产业企业,带动产、加、销各个环节;围绕水果产业做大做强,建立农民水果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创办家庭农场,鼓励企业牵头组建水果产业化联合体。同时,该区持续开展无公害产地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品牌打造及宣传推介,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不少合作社和果农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果旅融合”,使农业向服务业延伸,实现农村和游客的互动,让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为拓宽销售渠道,该区还主动与淘宝网、富硒网等网站合作,组织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农业大户参与,构建了专门的网络交易平台和销售网店,通过电商订单式销售,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