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东南亚海鲜水果美食节在重庆江津双福国际农贸城盛大开幕。据悉,本次东南亚海鲜水果美食节是重庆江津·广西防城港跨区域合作“一会一节”活动之一。
据统计,重庆市民每年消费的进口水果一半以上来自东盟国家,如今东盟水果进入西部农贸市场的成本大幅锐减、运输时长大幅缩短、果品质量得到有力保障,正是重庆江津与广西防城港两地铁路冷链物流大通道的打通所带来的最直接社会、经济效益。
江津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是重庆南向对外开放的门户。防城港与江津虽远隔千里,但同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自2018年重庆江津与广西防城港缔结友好城市以来,双方以陆、海优势互补为媒,重点在产业协同、通道建设、经贸往来、园区互动、人文交流等多个维度开展跨区域深度合作。
举办本次活动,也是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了解,东盟和重庆之间贸易互补优势明显,尤是重庆作为美食之都、近几年来全国旅游最火爆的城市之一,对东盟进口的水果、海产品等生鲜、冷藏食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这些东盟美食,要进入重庆市民的餐桌,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产业的支撑——冷链。
“为什么要发展冷链经济,有三个方面。一是江津区的定位是发展消费与工业,而冷链是消费与工业的重要组成内容。二是现在市民的生活水平高了,消费的需求也更高了,对于东南亚的一些水果与海鲜需求量非常大,冷链经济能够给市民带来高品质的生活。三是发展冷链经济是江津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江津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江津区已引进多个涉及冷链产业的重点物流项目,累计投资额近50亿元。随着各种业态的加速集聚,预计到今年底,江津的冷链物流产值将超过20亿元。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以冷链经济为抓手,以惠及民生为落脚点,重庆江津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内陆开放之路,为中国更为广袤的内陆地区提供了参照。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