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河南篇)——浚县示范园(下)

发布时间:2019/09/27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二、探索形成的机制模式

(一)发挥农业龙头带动作用。浚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规划范围王庄镇探索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培育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成立产业联盟等形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利用其品牌、营销网络、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优势,统一组织原料,统一生产技术指导,统一经营管理,统一组织销售,统一打造品牌。

(二)完善发展农业新型经济主体。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在农业生产环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引导下,吸收龙头企业、金融单位参与合作社建设,解决农户的销售难、融资难、缺技术的发展困难,建立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发展机制。合作社可以参股的方式介入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分配,从而形成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联合体。

(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79号)的精神,采用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拟注册成立浚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化联合体,该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当地龙头企业带动,合理分工,独立经营,推动产业增值,农民受益,涉村村委会代表村民以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土地经营权转移入股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化联合体,由联合体理事会协商初始成员根据各自的专业运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化联合体各项目。

三、发展目标

预计2020年建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电商等全产业集聚发展、利益联结紧密、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示范作用显著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并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园农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其中新增一产产值7.5亿元,二产产值20.5亿元。三产产值19.6 亿元,新增带动农民就业8000人以上,示范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0元。

农村经济司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