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内蒙古篇)——赤峰市元宝山区示范园(上)

2019/09/02 农经司

赤峰市元宝山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和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同时也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位。总规划面积4266亩,示范园以赤峰和润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带动,夯实和润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围绕元宝山区特色农业产业—高端精品设施农业,打造“工业化农业+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农业多业态复合型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赤峰市元宝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将现代农业列为全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发挥元宝山区第一产业既有优势、创新全要素投入机制、探索利益联结方式和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创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平台,全力推进创建工作,一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草原明珠正在崛起。

一、示范园创建做法

1、夯实硬件条件为新助力

示范区累计投资2.1亿元,完成水、电、路、基础设施,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核心区已建成面积1070亩,引进和培育涉农企业13家,建设研发培训综合楼3600 m2,建成配套完善的各类棚室及附属设施22.5m2,蔬菜、花卉等种苗的年育苗能力达2.5亿株。

2.加强软件条件为新举措

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后成立了赤峰市元宝山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示范园园区管委会,制定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绩效考评办法和赤峰市元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3661”工程的实施意见。

3、发展产业条件为新抓手

示范园定位是“工业化农业+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农业多业态复合型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旨在以新品种繁育、工厂化育苗、创新孵化、示范展示、科技服务、休闲观光、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于一体的农业多业态复合型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园蔬菜苗优良品种20个,获得国家专利20项,引进、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2项,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3项。在北方寒冷地区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生产领域建立了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生产管理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

 4、强化利益联结为新机制

建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的示范园发展经营模式。明确政府、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的权责关系,完善创新企业与农户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经济合作组织,抓好各类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要素聚集能力,加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牧业”。

5、储备土地新颖为新亮点

示范园位于元宝山建昌营村,建昌营村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没有“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行政村,全村6200亩耕地全部为集体土地,不但保证了土地流转的集约化和高效化,而且保证了土地品质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利用,同时元宝山区政府搭建了农村集体产权流转市场,为示范园流转土地提供便捷平台,确保示范园用地需求。

08ac8139b4f7aa467ad98c62a3d736c

农村经济司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