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黑龙江篇)——绥化市青冈县示范园(上)

发布时间:2019/07/26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围绕市场导向、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合作经济调整结构,重点是玉米向绿色有机无公害、专品种上调。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抓好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推动企业技改革新、节本降耗,加快促进小微企业培育成长,提升工业经济质量效益。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扶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交易市场、农资农家店、农副产品直销店和农产品存储保鲜、冷链物流,构筑现代物流发展平台。到2019年末,示范园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税收3.43亿元,建成百亿玉米产业园。到2020年,玉米加工业力争加工总能力达到260万吨以上,利税4亿元。

在示范园在创建过程中,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我们紧抓玉米产业发展,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效促进了玉米产业融合。主要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坚持总体规划一步到位,部分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示范园规划用地面积2.1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1.72平方公里,规划备用地0.42平方公里,按照新型玉米食品、玉米淀粉、淀粉糖、玉米油、赖氨酸5个加工区和物流、配套2个产业区进行功能定位,致力打造高资源利用、低污染排放、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产业链网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园区。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县政府在项目和资金使用中的统筹作用,强化示范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提升示范园集聚力、承载力。在土地政策上,优先为示范园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通过调整存量土地资源,优先解决科技含量高、对当地主导产业、农户增收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用于示范园内的项目建设用地。在企业融资政策上,建设农业普惠金融,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业金融体系。扩大与国开行、农发行的合作,着力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涉农贷款,稳妥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等抵押贷款,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资金难题。与阳光农业、安邦财险、中国财险等保险公司合作,扩大农作物参保面积和投保额度,降低农作物种植风险。在人才支撑政策上,推行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农村年轻劳动力留乡务农,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全景.jpg

 

农村经济司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