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重庆市万州区西南部的甘宁镇,经过一年的创建,以玫瑰香橙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以万州大瀑布为龙头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以利益联结为核心的要素逐渐集聚,示范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三峡库区实际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成为库区一流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围绕主导产业探索全产业链融合模式
示范园立足主导产业玫瑰香橙,通过新技术示范渗透,不断延伸玫瑰香橙产业链,实现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一是推进标准化果园基地建设。按照“小业主、大连片、大产业”的思路,建成200-600亩标准果园基地群5500亩,年产优质玫瑰香橙6000吨。二是提升玫瑰香橙加工能力。以增强鲜果商品化处理为关键,积极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建成玫瑰香橙商品化处理中心1个,小时处理能力达15吨,商品果率不断提高,逐步向第二产业延伸。三是完善玫瑰香橙销售流通体系建设。新建玫瑰香橙仓储物流中心,同时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建成“基地-示范园-市区”三级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2018年完成线上交易505万元。四是加强玫瑰香橙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万州玫瑰香橙产业联盟和玫瑰香橙协会作用,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打造“玫瑰香橙文化节”等活动,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不断增强万州玫瑰香橙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五是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围绕玫瑰香橙主导产业,辅助发展了以设施蔬菜、名特水产等为重要支撑的产业体系,建成了以同鑫蔬菜大观园、万州水产研究所甘宁基地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集农业生产、休闲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既是产业园,又是风景区;依托万州大瀑布4A级景区,通过农旅深度融合,新发展了2个3A级景区,15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
(二)落实支持政策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
出台了《万州国家农业公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落实涉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示范园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吸纳社会投资1.7亿元。2018年示范园引导20位返乡人员回村创办各类新型经营主体7家。目前示范园现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60余家,其中农业企业15家(含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协会)18家,园区合作社的资产规模近0.3亿元,合作社成员总数近2500户。
成立了重庆市万州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对示范园区内的各类经营主体融资提供担保,2018年对示范园范围内的各类经营主体融资担保1798万元。
在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优先落实示范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用地,鼓励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节约利用土地。2018年,区国土房管局负责审查、核实备案设施农用地共6宗9.2031公顷,其中生产设施8.8095公顷,附属设施0.3276公顷,配套设施0.066公顷。
支持示范园内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从事农产品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的,在审批用地上给予优先安排。示范园企业项目优先纳入全区农业项目库,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安排相关补助资金。
(三)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发展利益共享
成立了重庆市万州玫瑰香橙协会,建立了5个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玫瑰香橙产业服务,会员有玫瑰香橙企业业主、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协会将玫瑰香橙产业大户联合起来,实行“五统、一分、一共享”机制,即要求玫瑰香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投入品、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市场定价、统一区域品牌,分区开拓市场,共享市场成果,共同推动玫瑰香橙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推广合作制带动机制。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走联合之路,共同分担市场风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与农户劳动力、土地、附属设施等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股组建合作社或分户生产管理,带动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统分结合经营实体,提高组织化程度。
推进财政涉农资金股权化改革。将示范园作为万州区涉农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的试验田,对市、区财政安排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用于股权化改革。2018年完成永胜村豪田玫瑰香橙园股权化改革试点,将财政补助资金150万元的30%作为股权化改革的股本金,由项目所在村集体持股,但不参与经营管理;豪田果业每年按股本金的5%固定分红给村集体和村民,其中:村集体分红20%、村民分红80%。
农村经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