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建宁县均口镇,以具有一定规模且具全国影响的当地建莲产业为特色,融合种子、果子等重点农业产业,创建以该镇修竹村、均口村为核心区域覆盖全镇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业态复合型)示范园。
建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发展目标是打造融合山、水、天、林、旅为一体的园区综合空间开发格局,形成“一带、一区、一心、一轴”园区发展结构,即山水田园发展带、闽江源生态保育区、产业综合发展核心、溯源文化发展轴。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多元化产业主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20年,实现示范园的农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0%。
示范园创建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及经验成效如下:
(一)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将创建方案中的农田建设、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农业产业链延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莲文化旅游、生态水利等7大类21个重点建设项目,按年度细化分解投资建设任务,明确项目推进责任单位、责任领导,整合全县各部门项目资金支持园区建设,2018年已完成投资2.35亿元。
(二)夯实产业融合基础
围绕特色抓一产。按照“百亩点千亩片万亩带”的种植布局,建立成片农副产品原料种植区10个,建立品牌核心基地2000亩,稳定莲子种植面积7500亩,莲子年产450吨以上,亩产值从2017年的7800元增加到目前的9600元。落实制种面积9600亩,种子年产量1920万吨。推广“翠冠”、“翠玉”优质早熟梨品种3500亩,优质锦锈黄桃新品种880亩,金魁、米良、红阳等优质猕猴新品种200亩。落实无患子种植面积8.55万亩。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溯源体系建设,基地标准化达70%、生产品牌化达78%。
始终不渝抓二产。按照“基础配套、要素聚集、结构合理、产城联动”的思路,做大扶强闽江源绿田、文鑫、福鑫、泓鑫、兴辉、冠瑞等一批特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建莲、笋制品、食用菌、果蔬等绿色农业资源精深加工与延伸拓展。至目前,培育和发展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28家(其中涉莲企业17家),实现产值22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从2017年3倍增加到4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速8%。突出做大建莲精深加工,推动莲产品向生物医药领域延展,到目前实现莲加工业产值12亿元,建莲增值率从2017年3.5倍增加到4.5倍,莲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速11%。
针对主导产业抓三产
一是旅游方面:利用修竹村大面积种植建莲的传统,通过“莲业+旅游”,充分挖掘建莲的观赏和文化内涵,精心打造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板。修竹荷苑被评为三明市首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获评国家“AAA”级景区,目前已开发出赏荷花、挖莲藕、品荷蟹、民宿农家等十大品牌项目,2018年度游客达10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5亿元,带动农民就业7500人。
二是电子商务方面:打造闽赣省际电子商务要素集聚区,加快实施电子商务“5585”(用三年时间培养5000名电商人才,培育5000家网店、微店,85%以上的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计划;制定电商发展优惠政策,对入驻园区企业提供房租“免二减三”、宽带减免两年的优惠,全县新注册电商企业205家,新增电商创业就业4992余人,其中入驻电子商务相关企业45家。推动乡、村两级公共服务站点建设,完成了9个乡级公共服务站和47个农村淘宝站点建设。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8亿元,比上年增长30%,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22.6%。

农村经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