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面积约22.8平方公里,园区生态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产业融合特色鲜明,园区于2017年底列入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首批创建单位。2018年园区实现生产总值超过15亿元,一二三产增加值结构为25:38:37。示范园旨在通过探索农业与文创、休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打造成“多业态复合”型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领和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为全国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鲜活的实践案例。
自大径山示范园列入创建单位以来,为加快推进示范园创建工作,余杭区迅速成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理顺工作机制,形成了区领导牵头负责,区发改局综合协调、属地径山镇狠抓落实、区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良好格局,创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示范园创建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做优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路网系统建设、景观节点建设、村庄整治等三大方面30多个项目建设,以此扩大城镇功能辐射,让示范园融入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节点建设方面,杭长出口茶山景观、山水见公园等12个项目已完成11个;沿线节点整治方面,电力上改下、不雅建筑拆整、村庄立面整治均已完成。通过融合城乡发展,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扩大城镇功能辐射,让小镇融入优美的自然环境,让乡村享受完善的城镇配套。
深化融合,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依托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业,延伸发展了茶休闲、茶观光、茶文化、花卉深加工、休闲度假等乡村休闲旅游业。依托径山村禅茶文化、赐璧村皇家文化、小古城村遗址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以山水休闲、禅茶、乡愁等为主题的精品特色民宿;以休闲观光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婚纱摄影、工艺品DIY、食用植物制作等文化创意项目;实施绿道驿站项目,因地制宜设置11个驿站和12个项目节点,将千花里花海、山水见公园、小古城遗址展示馆和旅游集散中心等串珠成链,为游客提供健康运动服务。2018年示范园旅游人数约350万人次消费近1.9亿元。
激发活力,创新产业融合方式。一是推动制度创新。园区范围内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工作,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断推进,首宗由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农业贷款成功落地;推出针对所有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综合保险,有效保障对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创新商业模式。依托《余杭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农村的资源、资金、资产等要素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接入市场,维护农民生产要素合法权益,唤醒农村“沉睡资本”。同时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计划,推进径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
成果共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鼓励农民利用住宅、林地等资源,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乡村酒店、休闲农场等,通过独立经营或引进社会资本。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示范园内耕地承包流转率达80%以上。通过土地流转模式,给农民带来土地流转租金收入,直接提供就业机会。引导森禾、利川等农业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订单农业,形成稳定互利的供销合同关系。引导农民将承包土地、林地、宅基地等资产折价入股参与农旅项目开发经营,增加农民收益。
精准服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各类资本投资示范园,实施总投资超过38亿元的12个重大项目,其中农业与文创融合项目4个、农业与休闲融合项目3个、农业与康养融合项目3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2个,包括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茶产业博览园、径山花海等。截至目前,8个项目已建成,2个项目实施中,2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累计完成投资超10亿元。

(农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