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湖南篇)——宁乡市示范园(下)

发布时间:2019/05/30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下一阶段,园区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农民就业增收为主线,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农业相关产业联动集聚,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相关服务业协调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优化农产品产地生产力结构布局,推广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连接、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推三农强、美、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一是走品牌兴园之路,壮大特色集群。选择圈定特色资源乡,根据种养殖环境条件、以乡镇为单位做特色做品质,为下游加工和特色贸易奠定资源基础。着重引导宁乡本地企业推进企业技术革新,突出对精深加工高端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和加工增值,从而带动产业效益提升。同时,建立当地特色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创新发展平台,对宁乡地标性的区域品牌进行规范管理、统一品牌设,选择土花猪、湘猪、禽类、黑茶、绿茶、金桔等为落脚点,充分利用地域特色优质资源,开发加工增值产品,从全产业链入手培育地标性区域产品品牌,做特色、做精品,以此扩大宁乡食品制造业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形成多方合力,壮大园区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走科技兴园之路,提升园区内涵。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是稳定现有农业技术人员,制定特别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园区建设急需的有关高等科研院所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允许科技人员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出台相应的成果奖励制度,调动自主创新研发积极性。二是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联盟、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吸引省内外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有关专家参与研究开发,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加快园区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三是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持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农民技能培训,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三是走融合发展之路,助力乡村振兴。继续依托本市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原辅料生产、精深加工及多业态拓展协调发展,构建国际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基地建设服务园区、园区企业支持基地、利用特色农产品资源对口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良性循环。重点以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实施工农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一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在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农经司)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