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洞庭管理区创建示范园的典型做法主要体现在创新融合模式上。进入国家创建名单后,西洞庭管理区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了创建的优势和自身的不足。该区优势十分鲜明,那就是土地国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好;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受制于地域不大人口不多,形成了工业一家独大、农业和服务业相对较弱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大致呈一个“纺锤形”。为保持优势、补齐短板。该区探索出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基础,向前后积极延伸的“强中间、促两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洋蓟产业是该模式的典型案例。汇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果蔬加工为主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切实扶持其做大做强,该区一方面采取融资担保、基金投入、税费优惠等方式,全年为其提供近5000万元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引入湘雅医学院、江南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的专家联合研究洋蓟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延伸产品链,提升洋蓟产品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公司年产值由2017年的 14.4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7.61亿元,增长22%。
以企业较强的加工和原料吸纳能力为基础,产业链向前端延伸,促进了第一产业的提质增效。该企业租赁农户土地3000亩,建设洋蓟种植核心示范区,带动农户种植1.7万亩,种苗由政府出资38%、企业出资50%、农户出资12%,技术服务由区农技推广中心全程负责,作物全部实行订单化生产、保底价收购。
依托企业丰富的产品和标准化基地,产业链向后端延伸,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以该公司投资建设的集科研、育种、展示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园为平台,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以政府入股400万元建设的检验检测中心为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以全省唯一的援外培训中心为平台,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业。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洋蓟养生文化节为平台,大力发展消费服务业。
产业链上的农户,则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多次受益。农户在一产业中获得种植收入和土地租赁收入,在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中获得工资性收入,通过第三产业发展,农户以节日、基地、网络为载体,通过销售自制洋蓟产品和其他农副产品获得经营性收入,贫困户还能以企业担保,每户5万元入股公司,获得分红等财产性收入。
除了洋蓟产业,该区还在粮油、果蔬产业上试行推广了这种模式。西洞庭管理区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三板上市企业广之益为主导,引入隆平高科投资2亿元新建隆平农场项目,建设资金由政府补贴20%,联合广之益已建成的国家AAA级景区稻野寻湘主题公园,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粮油产业。
以生产果蔬粉和果蔬馅料的祺康、麒月香等企业为基础,引进了国家果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家红实业,采用以色列尖端农业技术,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提升了传统果蔬产业的附加值。
2019年,西洞庭管理区还将以年产值10亿元的动植物小分子肽生产企业国肽生物科技为依托,在特种养殖业中推行该模式。
通过政府的引导,该模式在示范园不断推广,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利益联结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企业、农户、政府多赢的局面。2018年示范园建设带动农民人均收入由18272元增加到19865元。
(农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