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江宁:万亩耕地“带薪休假”换来“厚积薄发”

发布时间:2019/04/25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春来万物生。近日,笔者在江宁区湖熟街道双新社区的田头看到奇怪的一幕——五月即将迎来收获期的200亩蚕豆长得正盛,但田间却无人问津、杂草丛生。老乡,这么好的作物不要了?面对笔者的疑惑,湖熟街道种植户骆晓枫笑着说:长草、撂荒就是给这些土地休个假

蹲在田头,骆晓枫指着地里的蚕豆说:这东西浑身都是宝,特别是根茎和叶中附有大量的氮元素,是纯天然的有机肥料。他继续解释道,再过不到一个月,这些蚕豆将被陆续深翻入土,作为天然肥料对土地进行滋养,是各种秋季作物的良好前茬。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我们在休耕区都倡导稻绿、稻油、稻豆等轮作模式,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通过作物间的轮作换茬,让土地喘口气,更有后劲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陈立勇说,开展轮做休耕可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一般绿肥生产效果好时,亩产可达到3000公斤左右的鲜草量,能减少30~50%的化肥使用量。

在麦稻周年种植区域,种植紫云英、蚕豆、油菜等天然绿肥,只是让耕地休假的一种方式。俗话说赚冬钱,不如早犁田,在休耕地区实施冬耕晒垡,让长期超负荷的耕地歇一歇,也是江宁区推广耕地轮作休耕的重要模式之一。与前几年的黄土相比,这里的土已渐渐有了黑褐色的光泽。陈立勇在一块撂荒的地头,翻起表面的泥土告诉笔者,土壤经过不少于20厘米的耕翻,再经过冬季长时间的晒垡和冻垡后,可消除僵块,有利于土壤透水通气,同时可将在稻株基部越冬的害虫翻耕出来,破坏它们的越冬场所,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耕地休耕让土地休假,那农民的收益如何保证?江宁区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对轮作休耕的农田实施带薪休假

轮作换茬的耕地补贴标准为250/亩,基本可以达到老百姓种小麦的正常收益,冬耕晒垡的耕地补贴标准为195/亩。陈立勇告诉笔者,其实,与轻松获得种植补贴相比,来年农作物的优质丰产才是对农民收益的最大保障。通过开展耕地休耕,把土地的利用强度降下来,不仅大大改善了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缓解小麦秸秆还田压力,进而提升下茬农作物品质。

让耕地带薪休假,实现了从囤粮于仓藏粮于土,这背后更是江宁区农业发展模式从依赖资源消耗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去年,通过养、休、轮、控等多种方式,全区共完成耕地轮作休耕2.4万亩,将农业绿色发展落到了实处。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加强耕地轮作休耕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尊重农民意愿,稳妥有序实施,集中连片推进,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可复制的耕地轮作休耕模式和政策体系。

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