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江苏篇)——句容市示范园(下)

发布时间:2019/03/22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通过以上做法,句容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旅项目在产业融合中实现突破

近年来,先后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旅游项目有力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打造园区农产品深加工区和科技示范带。

农产品深加工区。总投资1.4亿元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9年,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订单全额收购丁家边村所有桑葚,农户亩净效益达6000元,是江苏省工业旅游点。总投资1亿元的义利康酵素项目以葡萄、桑葚等为原料加工生产果品酵素,公司保底5/斤全部收购农户剩余葡萄,项目预计今年正式投产。总投资5000万元茅宝葛业有限公司:一期以葛根系列养生产品和养生餐饮为主,采用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农户年收益可达万元。二期总投资2000万元的葛泉民宿占地面积100亩,以葛文化为主题,由精品酒店、中医养生馆、木屋民宿等组成,目前已经全面开工建设。

科技示范带。总投资8亿元的中国豆腐村项目已经完成一期豆腐村建设,二期度假会议中心主体建筑封顶。总投资1.1亿元的清境农场项目占地1000亩,集农业种植、科技研发、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3月份正式开园。总投资5000万元的春城电商产业园项目核心区为200亩,示范区500亩,辐射区1000亩示范种植,已正式对外营业。

(二)全域旅游在融合发展中全面开花

精心谋划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全域旅游四个十工程,着力推进和提升十大庄园、十大家庭农场、十大旅游产品和十大节庆活动,有效地促进全镇旅游产业发展升级,葡萄小镇形象更加美观具体。

精心打造多彩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了跨年联欢、豆腐节、紫酒桑果节及葡萄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发改网、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微信微博平台等多种媒体对节庆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特别是今年第九届葡萄节暨丁庄首届葡萄音乐节期间,实现游客人数达120万,实现旅游销售收入2个多亿,大大提高了茅山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特色小镇在产城融合中开花结果

葡萄小镇核心区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累计投资2亿元完成园区基础道路、节点景观、乡村旅游旅游配套等设施建设。结合产城融合,投入8000万元建成丁庄葡萄民俗文化特色村和南山子民俗村。通过村庄整理,对园区12个自然村进行村庄整治,形成富春新苑、春城佳苑两个集中居住小区。促进了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农业主导产业与新城镇建设有机融合。丁庄葡萄小镇2016年创成镇江市首批特色小镇。

句容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未来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启动乡村振兴行动以高质量发展为总要求,围绕五个目标全方位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即: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全面塑造美丽农村新风貌;以乡风文明为目标,全面繁荣兴盛农村文化;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全面实现农村和谐稳定;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启动业态创新行动以丁庄葡萄、紫酒、葛根、豆腐等农产品为核心,进一步突破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精心包装设计,赋予农产品美观的视感、文化的内涵,真正把优质特色农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品变礼品,农户变商户,实现农产品的就地增值、农民的快速致富。深入推进紫酒博物馆、葛园二期、葡萄酵素、葡萄文化广场、葡萄水景一条街等生态农业新业态,壮大区域经济主体实力。

启动旅游品牌推广行动结合线上推广和线下互动,在统筹做好豆腐节”“紫酒桑果节葡萄节三大龙头节庆活动的同时,推出牡丹节”“花卉艺术节”“海棠节等十大节庆活动。积极与茅山景区合作开发道教养生二日游,采用新兴传播方式,加强媒体管理与运用,让葡萄小镇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启动组织创新行动依托村社共建,加快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农民合作联社,推进合作组织制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丁庄万亩葡萄合作联社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揽子解决农民带头人、农民抱团闯市场、种植户融资、村集体发展、基层党建等多方难题。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