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农经信息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江苏篇)——句容市示范园(上)

发布时间:2019/03/22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句容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总面积约3万亩,核心区1万亩,有葡萄2万亩、桑葚5000亩、茶叶等作物2000,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品种有早、中、晚熟40多个,三品认证全园全覆盖,实现葡萄年销售额2.7个亿。2017年被全国葡萄协会授予全国葡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2018年作为句容市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工作典型做法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一方面,句容市成立了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相关职能部门和茅山镇党委、政府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从政策、土地、财政等方面给予保障,推动园区的创建。另一方面,成立了园区管委会,下辖四部一室即:招商部、技术部、财务部、工程部和办公室。

(二)强化政策扶持,助力园区快速发展

一方面,市领导及发改、农委、财政、国土、商务等相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多次现场调研,上门指导,推动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茅山镇连续四年出台1号文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了区域的竞争力。

(三)打造丁庄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成立合作联社党委。成立丁庄万亩葡萄合作联社,并成立合作联社党委,下设管理、技术、生产和营销四个党支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合作联社引领,实现葡萄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五统一保障葡萄健康有序发展。统一质量标准,投入500万元建成葡萄检测中心,确保葡萄质量达到优质,实现葡萄价格提升,阳光玫瑰去年卖到60元一斤。统一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葡萄成本相对市场降低20%。统一品牌包装,打造丁庄葡萄区域品牌,不断增强葡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统一市场销售,搭建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建立了手机、淘宝、微信、网站四位一体的电子销售平台,联合顺丰公司解决了鲜食水果运输难的问题,使得葡萄最远可以销售到新疆。2018年电商销售达到100万斤,同比增长200%。统一技术指导,不断提高葡萄种植水平和品种更新换代,确保丁庄葡萄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构建园区特色农村乡土人才培养机制。总投资500万元建成南京农业大学陶建敏教授葡萄科技示范园,致力建设华东地区最先进的葡萄生产基地;园区积极落实 “1个科研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团队+若干示范基地、示范户构成的“1+1+N”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培养葡二代。不断强化与日本农文协的交流合作,园区出资,连续两年选送40人次的葡二代赴日本开展葡萄研修;同时依托葡二代和本土专家,组建营农指导员,提升葡萄标准化生产水平。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4家,老方葡萄合作社、丁庄葡萄合作社先后荣获全国五好合作社称号。

实施惠农贷款金融服务。联社与句容农村商业银行开展惠农贷金融服务,农户贷款的诚信体系由联社把关,农户无需担保和抵押,享受优惠利息,整个流程最快一上午就可以办理。

建立社员大数据系统。依托合作联社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农产品大数据中心,实现大数据指导标准化生产及与市场有机对接。构建葡萄产业物联网平台,实现智能监控、智能灌溉、农产品生产全记录等。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