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就业与收入 > 就业收入社保消费

2025年底基本实现按病种付费全覆盖

2021/12/17 就业司

  我国传统的按项目付费的就医付费方式将逐步被两种打包付费方式替代。国家医保局近日明确,到2025年底,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DRG付费是指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将疾病按照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的复杂程度以及治疗成本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医保以组为单位分别定价打包支付。一般来说疾病越严重、治疗方式越复杂,医保支付的费用就越多。DIP付费是按病种分值付费,是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医保部门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并按此标准向医院付费。区别于按项目付费为主的传统医保支付方式,DRGDIP两种方式均属于打包付费形式。

  2019年,国家医保局确定北京、天津等30个城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在取得初步成效基础上,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国家医保局表示,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医疗机构改变当前粗放式、规模扩张式运营机制,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内部成本控制,更加注重体现医疗服务技术价值。(来源:北京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