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眼神闪烁着光芒。因为年轻,所以任性;因为年轻,所以创业。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创新创业已成为一个全球议题。当双创在我国风生水起时,作为创业主体中最具活力的因素,青年创业者们走上了时代的舞台。
对于创业,他们有天生的优势,也有不可否认的劣势。对于未来,他们没有退缩,即使失败,也会一往无前。
在热潮里抓住机遇
一份来自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的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选择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比例有所上升,由2014年的3.2%上升为6.3%。
高校毕业生虽只是青年创业者的一部分,但是管中窥豹,青年创业者的高涨热情可见一斑。
本轮创业热潮的特点和态势,有利于青年创业者成为弄潮儿。阿里巴巴集团创业就业研究总体负责人郝建彬表示,在中国前几次创业热潮中,互联网并没有进入中国。在他看来,这次创业热潮呈现出三个“新”,即新的主体,创业者大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新的形式,许多创业项目和互联网有关,不少关注移动互联网;新的要素,更多地依靠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进行创业。
青年创业者的创业质量较高。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文铎认为,青年创业者活跃度好,集中在25岁到35岁之间。他们进行的机会型创业所占份额逐年增加,他们创业的带动就业效应明显,他们更加注重开拓国际市场。“青年创业,不少是科技创业,所以,从某个角度看,扶持他们创业更有意义,更具价值。
“创时代”的来临,让许多青年创业者跃跃欲试。济南乐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李华宾说,从某种程度来看,现在对于创业而言是好时代。“现在的创业环境很好,创业政策非常好,对于创业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只要有好的模式、好的团队就能创业,不受限制。”
在绝望中找寻希望
鼓励休学创业、给予创业补贴……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新政落地,为各类创业者保驾护航。即使如此,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创业也并非坦途。
“创业不做到极致基本没有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告诉记者,大学生应学好该学的知识,努力充实自己,高校更应该关注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教育。
“创业者是在绝望中找寻希望。”郝建彬在强调创业不易的同时,也回顾了阿里巴巴的创业经历。“13年前,我们创业艰难起步。”如今,阿里巴巴集团拥有3万多名员工,截至今年3月21日,阿里巴巴的交易规模达到3万亿元。阿里巴巴有望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零售平台。“所以,只要路子对,方向对,创业也不怕远。”
资金问题成为阻碍青年创业的第一道拦路虎。但资金绝对不是创业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创业资金、人力资源和创业技术对于创业而言至关重要,青年创业者在这几方面存在普遍性短板。
在江西广泉钢艺有限公司彭苏敏看来,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才问题。“由于业务特征,专业属性较强,对专业人才需求度较大。而且,行业恶性竞争问题,行业同质化严重,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彭苏敏说。
基层人才匮乏是不争的事实。“青年创业者很难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招募人才往往是通过关系和‘情怀’。”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指出,尽管六成左右的创业者认为人员能够满足现实需要,但是在创业项目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人才问题必将愈加突出。
创业伴随着高风险。郑东亮介绍,即使遭遇挫折,绝大多数青年创业者也不会轻易退缩,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再次创业,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扶持时注重精准
不同群体的行为和需求不尽相同。王文铎建议,创业培训针对不同的群体要有不同的培训课程。“对于青年创业者,要提供精准的扶持和帮助。不能一种服务包打天下。”
对于创业资金扶持,不同群体也有不同的需求。王文铎认为,一些机会型的创业,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大,传统的强调基金安全的担保贷款,恐怕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这种类型的创业,适用于天使投资、风投、众筹、P2P等方式的资金扶持。“创业担保贷款可能更适用于生存性创业。”
目前,国家多个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业的政策,“政出多门”的后果是扶持资源的分散。王文铎建议在一个平台上集中展示创业扶持政策,“比如,每个市的政府官网开辟一个专门的创业栏目,这样创业者就能全面了解创业扶持政策,他们的任何诉求也能迅速满足。”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