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增幅趋稳,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增。但劳动力参与率持续下降、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仍不容忽视。2016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将会怎样?经济下行会给就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人士。
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失业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同时,我国就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劳动力参与率持续下降,工资增长趋缓,企业招工意愿下降,结构性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农民工部分提前回流等。“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简政放权推动“双创”新局面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我国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条件。近年来的简政放权等措施,有利于推动我国“双创”工作取得新进展。
“目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仍在7%左右。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完整,国民储蓄率即便逐年小幅回落,仍显著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水平,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具有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综合优势。而且,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将极大地调动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祝宝良说,近年来,我国加快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放开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促进了民营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势头良好。此外,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收入增速明显提高。同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加快破除户籍、土地、教育等方面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也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则从世界经济形势出发,谈了他对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张立群说:“2016年世界经济预计将继续呈现偏弱的增长态势,受美联储加息、资本外流和相关改革滞后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经济恢复势头脆弱。从国内情况看,自2012年以来,在稳增长政策措施的累积效果以及多项积极因素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增长底部企稳的态势会日益明显,GDP全年有望实现7%左右的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加快,‘十三五’时期将实现平稳开局。”
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5年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目前这些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趋缓,2016年就业形势将略趋紧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持续下降。2015年劳动力参与率比2000年下降了至少0.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由于家庭收入增加或者工作效用下降,大约有6400万人丧失就业欲望。其中,大约一半是由生活改善等积极因素造成的,其他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中失意造成的。2016年劳动力参与率将继续下降,其中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不仅绝对值明显低于男性,而且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速度快于男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
与此同时,企业招工意愿也在下降。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公布的2015年9月河北省钢铁行业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为37.8%,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创2015年以来第二低水平,表明河北省钢铁行业经营环境比较艰难。由于PMI指数中也包括雇员指数,PMI低表明企业招工意愿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都有所下降。
结构性就业问题作为一个老问题,在2016年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有进一步凸显的趋势。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2015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全国十大城市的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显示,用人单位对推销展销人员、简单体力劳动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餐饮服务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治安保卫人员等的需求较大,对财会人员、其他行政办公人员、秘书、打字员、仓储人员等的需求相对较小。“蓝领”岗位需求增长较大,高职毕业生就业比较容易;但“白领”岗位需求增加较小,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在工厂更多使用机器人、机械手,以及服务业比例上升、制造业比例下降的情况下,还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服务业用人需求高于现代服务业用人需求。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助推农民工、大学生等人群创业
经济形势下行,就业形势依然较好。对此,有的经济学家表示不理解:难道奥肯定律不管用了?但目前主流的看法是,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服务业就业弹性高于制造业,所以就业岗位增长势头不变,失业率也没有什么变化。
2016年,我国的就业工作应该怎么做?杨宜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年除了进一步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之外,还应做好农民工、大学生等人群的就业创业工作。
“应进一步抓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政策的细化、实化和落实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细化《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七项行动计划,并抓好组织实施,跟踪工作进展,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指导地方结合产业转移和新型城镇化,制定更优惠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帮助更多返乡创业人员实现创业就业。”杨宜勇还说,应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推动普通高校加快普及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强化创业培训,研究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多渠道提供资金、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大学生创业,努力使大学生创业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和提高。
杨宜勇表示,2016年,应抓好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的细化和落实。研究制定离岗创业人员人事管理、工资福利待遇、社保费缴纳、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明确权利义务,完善科技人员的创业股权激励政策,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同时继续抓好留学回国人员的创业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指导地方政府加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等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汇聚各方资源,重点扶持一批留学回国人员的创业项目。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