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深做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结合“四送一服”“三包三抓”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进园区”服务活动。截止目前,各市、县组织6999名干部走访调研企业1.34万家,召开宣讲会1164次、发放宣传资料15.3万份,协调解决企业用工5.86万人,帮助企业落实各项资金22亿元。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人力资源保障厅印发《关于做好千名干部进园区服务活动的通知》,明确专项活动各项要求。各市、县发展改革部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积极牵头组织实施“进园区,促就业”活动,分别明确一名负责人和一名联络员负责开展活动。马鞍山市印发《关于做好“百名干部进园区”服务活动的通知》;亳州市成立专班,部门联合办公;合肥市依托包保制度、相关预案和工作制度加强“千名干部进园区”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是摸清园区企业底数。各市、县发展改革委会同人社、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通过发放表格、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微信电话回访等方式,全面精准摸清园区企业目前生产经营情况、用工需求,了解企业享受政策优惠、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订单情况以及企业发展预期、面临的困难问题等,以每个省级以上园区为单位,收集信息表格,建立信息台账。
三是制发政策服务清单。各市、县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人社、财政、商务、科技、工商联、工会等相关部门全面梳理国家、省和本地各项帮扶政策措施特别是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和条件,明确各部门服务范围和内容,以传单、手册或者信息化手段等多种形式及时将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发放到园区内全部企业。淮北市发放政策清单4352本;六安市搭建惠企政策“宣讲台”,按照行业类别先后举办企业政策宣讲会23场。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各市、县发展改革委及时回应园区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着力解决园区企业用工和发展问题,积极配合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探索建立企业间“共享员工”和“订单周转池”机制,着力稳定工人队伍、稳定就业、稳定生产经营。宿州市收集办结问题138个,对接各类要素107项;芜湖市走访调研9个园区127家企业,帮助协调解决21个问题。
五是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各市、县发展改革委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增加基层负担,确保专项活动有效开展。马鞍山市积极帮助园区企业申报各项奖补资金4.1亿元,减免房租2000多万元;阜阳市为企业减负5.62亿元,为235家企业发放就业类奖补1368万元,为493名创业者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7123万元;安庆市举办要素对接会90场,参与企业1467家,落实帮扶资金7300万元,解决用工1754人,解决用地2773亩,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26个,合同金额365.5万元;芜湖市为企业定向介绍用工2687人;黄山市为159家一般失信行为企业成功办理信用修复;滁州市打造企业用工“周转池”,促进员工跨界共享;六安市帮助企业落实扶持资金1.5亿元。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