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开展转移就业
一是指导各县(市)开展摸底调查和筛选工作,帮助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创业。对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培训,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享受到职业培训补贴。二是为优先输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便捷服务。安图县以青岛、大连、北京、上海等地商会、乡友会为输出渠道,形成“求职、招聘、输出、用工”良性循环;敦化市成立劳务经纪人协会,吸纳单位会员26家,个人会员400多人。三是开展贫困劳动力招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延边·双创周”等多项活动,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以来,全州举办现场招聘活动73场,有1020家用人单位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1600个,达成就业意向5696人。
二、精准实施创业帮扶
一是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项目建设。我局在州内6个县市实地考核后,确定创建汪清县天桥岭新农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和敦化市吉林省海澜生物有限公司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二是积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截至2016年7月末,全州创业担保贷款当年新发放16753万元,完成任务指标的101%,新发放人数1762人,带动就业人数5731人。三是认真贯彻《吉林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试行办法》等国家和省有关就业政策,发挥社会保险补贴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州享受社会保险补贴86360人,其中灵活就业人数69283人。四是认真做好大学生求职补贴发放。与延边大学和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沟通协调,按照困难家庭、残疾1500元,助学贷款800元标准,为238名2016届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25.41万元。
三、精准实行兜底保障
一是提高残疾人群体养老保险待遇。2011年7月实现新农保、城居保制度全覆盖以来,延边州一直坚持给予残疾人群体缴费补贴,州内重度残疾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2010年至2015年期间,全州残疾人群体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灵活就业补贴4442人次 999万元。全州累计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残疾人缴费补贴51991人次,各县(市)财政累计补贴506.5万元。二是积极应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为缓解职工因患重、特、大疾病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的经济负担,延边州将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由15万提高到18万元,州外就医人员大额补充医疗保险费报销比例由80%提高至85%。为切实减轻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延边州实施了《延边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费补助办法》和《延边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实施办法》。三是认真执行《延边州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确定用三年时间实现全部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作目标。截至8月末,延边州在建施工项目参保率达到57.04%。另外,延边州还为农民工开辟了工伤认定工作绿色通道,并于年初对伤残津贴、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和老工伤人员按月领取的工伤补助金进行了调整。
四、精准抓好维权服务
一是成立延边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联席会议,对全州范围内在建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二是结合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系统,对在建工程进行分片管理,实时监控,建立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定期报告制度。三是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对曾发生拖欠工资行为的用人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比例由2%-3%提高到4%。2016年共动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46.33万元解决482名农民工劳动报酬。截至8月末,全州共受理建筑领域农民工举报投诉案件35件,办结率100%,共为1181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498.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