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33.3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名义增幅与上年持平,实际增幅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359.20元,同比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名义增幅和实际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2.1和1.9个百分点。这是记者从2月24日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副队长、新闻发言人伍健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得益于创新驱动增长模式和及时的产业转型升级,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势头,增速比全国、全省平均增速高0.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2015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特点还表现在:
——三大因素支撑工资性收入继续增长。2015年深圳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7670.40元,同比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4%,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深圳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2015年3月1日起,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030元/月,比2014年标准增加222元,增长12.3%,使低收入劳动者工薪增收;二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规定调整,对收入增长起了拉升作用;三是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为维持生产发展需要,深圳企业逐年提高工资待遇。据2015年深圳调查队开展的工业园集体宿舍产业工人工资水平抽样调查、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企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抽样调查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企业人均薪酬待遇或用工成本都有9%左右的增长。另一方面,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深圳市2015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显示,2015年工资指导价位较2014年呈平稳增长态势,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及平均数分别为:24024元/月、3764元/月、2203元/月和4711元/月,分别比上年度增长了2.6%、8.5%、13.6%和8.1%。
——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制约了经营净收入的增长速度。2015年深圳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213.92元,增长2.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1.7%,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商事登记制度试点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都为居民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下行压力大,居民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多属于批发零售业或居民服务业个体经营,利润较薄,市场拓展能力有限,短时间内获得高速增长难度较大,导致经营净收入增速较低。
——财产净收入成增长亮点。2015年深圳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4163.95元,增长13.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9.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等于财产性收入减去财产性支出的净值。深圳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住房租金价格上涨(2015年CPI中私房房租价格上涨9.9%)带来居民出租房收入增加;二是深圳原居民村集体股份公司厂房等集体物业租金稳步提高带来原居民股息红利(村集体分红)增加;三是2015年内五次“降息”使得居民“归还住房贷款利息”、“归还汽车贷款利息”等财产性支出有所下降,也对财产净收入的较高增长有一定的贡献。(记者 万红金 通讯员吴泽祺)
统计数据是否“被平均”?
这次统计数据是否会出现网友表示的“被平均”等问题,2月24日,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副队长、新闻发言人伍健铭告诉记者,2015年的调查采用一体化住户调查,1000多户样本由国家统计局抽样,抽样方法、样本覆盖、调查对象、指标口径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使得一体化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汇总产生的新口径居民收支数据更具代表性。实现了调查样本抽样框范围全覆盖、调查对象全覆盖、调查样本量翻倍和可支配收入指标核算口径变化较大等。样本有七成是非深户,涵盖了全市10个区(新区)51个街道、122个社区居委会和124个调查小区。同时,数据采集手段多样,根据不同调查样本的收支和生活特点,针对家庭户,主要采取日记账的方式采集数据,并大力推广基于台式电脑和手机的电子记账,目前已有超过90%的家庭记账户调查样本采用电子记账;针对集体户居民,主要采取季度收支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数据。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