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寒意袭人。
经济下行,市场萎缩, 就业压力增大,人社部门面临着严峻挑战。
“面对压力,我们积极应对,通过分析形势、查找短板,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深化就业创业机制体制改革的工作思路,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化解矛盾和问题。”齐齐哈尔市就业局局长魏义祥对记者说。
为重点就业人群专设大厅、窗口
“我在大屏幕上看到一条用工信息,想问一下具体情况。”来自克山县的李林义,在齐齐哈尔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窗口咨询。
一会的工夫,李林义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这里服务太好了。我们农民工找工作再也不用东奔西跑,遇到什么问题, 工作人员会耐心地解答。”他告诉记者。
为了方便农民工,齐齐哈尔市人力资源市场开设农民工服务窗口,提供推荐用工、讲解政策、保障权益等服务。
提供精细服务,让群众更满意———这是齐齐哈尔市在就业创业机制体制改革中始终秉承的宗旨。
“人力资源市场是就业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我们针对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分割、基层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改革。”魏义祥说。
为了更好地向重点人群提供集中服务,齐齐哈尔市在人才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服务大厅,设立13个服务窗口,为毕业生提供档案托管、人事代理、择业指导、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同时,齐齐哈尔市人力资源市场对全市10个行业、24个热门工种开展工资价位动态监测,每月在招聘会现场和网上公布,指导用人单位合理确定工资价位,帮助求职者理性求职。
目前,齐齐哈尔市9县(市)、7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以及1738个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都得到有效加强,民营职介机构健康运行,全市基本形成了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统一的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实现了资源互通、 政策共享。
乡镇、社区滚动发布就业信息
针对城乡就业信息不对称、上下就业信息不联通的问题,齐齐哈尔市探索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就业信息网络。
齐齐哈尔就业局副局长李学彬向记者介绍,他们着力打造齐齐哈尔公共就业人才网,实现了 “一站发布、全站浏览, 一点登录、 连通城乡”。网站开通一年多来,已有1100多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 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8000多名求职者注册,平均日浏览量800多人次。
齐齐哈尔市推出就业信息发布终端,搭建了信息即时滚动发布平台,通过基层服务机构的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设备,发布招工和求职信息。目前,全市37个街道、122个乡镇、229个社区,全部实现就业信息即时滚动发布。全市建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横向互动、纵向互通的四级就业信息网络,形成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
为了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效性,齐齐哈尔市整合城乡培训资源,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加强日常培训监管,破解用工难、求职难。今年1-11月,全市已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83期,培训8673人。
城区和农村都有创业孵化基地
“一层是传统文化创业产品展示区,二楼是绿色产品区域,三层是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区。各区域分工明确,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在齐齐哈尔星光农业科技园,园区负责人赵红松向记者介绍。
作为齐齐哈尔市起步较早的一家创业孵化基地,星光农业科技园现已形成电商、展销中心、服务中心和储藏流通中心 “四位一体” 的发展模式,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现在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多。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帮助更多人创业成功。”赵红松说。
目前,齐齐哈尔市已开发认定50家创业孵化基地,总投入资金达9亿元, 入驻企业3538户, 带动3.2万人就业。
百花园是齐齐哈尔市的一家创业孵化基地。周晓旭大学毕业后,在这里租了一个店面,做起了服装生意。“我的这个店面,一个月的租金才1000多块钱, 比外面便宜多了, 而且税费全免。” 周晓旭对记者说,“百花园里有很多创业大学生,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相互鼓励。”
除了在城区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齐齐哈尔市还在黑龙江省率先建立农村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和青年农民创业。 目前, 全市已认定农村畜牧养殖、农产品销售等创业孵化基地35个,入驻企业和农户1825户,带动8900余人就业。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