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最强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强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11月3日,中国气象局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各地气象部门全力做好监测预警服务,强化部门联动,全力应对寒潮带来的风雪影响。
11月5日下午,天津市气象局启动寒潮气象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天津市气象局自11月4日起向相关部门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多渠道发布预报预警,对11月6日至7日雨雪、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做出预判,提出防御建议。
针对城市运行保障,市气象局及时配合供热企业加强供热安全运行检查,提供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助力其动态调控供回水温度或流量。市气象局密切关注降水相态变化和道路积雪、结冰等情况,为融冰除雪和道路安全管控等工作提供保障;为电力行业用户提供电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电力保供和线路检修等提供保障;关注海上大风开始及持续时间,为天津港各企业提供基于位置的逐小时、逐公里预报服务信息,为海上交通运输和企业生产调度提供保障。
11月5日10时,山西省气象局启动寒潮四级应急响应,滚动发布预报产品,指导各市气象局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针对自11月5日起影响山西的寒潮天气,省气象局向有关部门发布决策服务信息,提醒防范寒潮对能源保供、秋播秋管、交通运输等的不利影响。同时,省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联合会商,面向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易致贫返贫农户发布寒潮预警以及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为冬小麦未播区提供最晚播种期预报。
为应对今年入秋以来最强寒潮天气过程,河南省气象局于11月3日启动寒潮四级应急响应,并召开全省气象部门应对寒潮天气气象服务视频调度会。
11月3日,省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报告。4日,省气象局与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应急管理厅,以及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能源监管办等单位会商,分析研判天气趋势、影响和防范应对措施。5日,省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御工作,公众注意防寒防风。
省气象局交通气象服务团队面向交警和路政部门开展专题气象服务,制作发布交通气象服务专报。省交警总队要求全省公安交警系统采取措施,强化恶劣天气预警,全力做好恶劣天气交通应急处置工作,严防因天气影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全力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为提升冬季冰雪恶劣天气高速公路各部门快速反应、融雪除冰协同作战能力,河南高速交警部门开展冬季融雪除冰联合保通演练,做好冰雪保通准备工作。
省气象局电力气象服务团队向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发布专题服务材料,提示关注大风对电网设施安全和用电负荷的影响、雨雪可能造成输电线路覆冰风险。河南电网及时采取措施,加强重要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监测巡视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防止导线舞动、闪络、外力破坏等情况引发电力安全事故,并做好燃煤储备,及时对电气设备、电源线路进行维护。
针对大风降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部门向相关部门、农企、种植户、气象信息员提供专题服务,还组织农业气象服务人员深入种植基地指导做好保温、加固等。
受冷空气入侵影响,从11月2日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地区233站出现降雪,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22站降水量达6.1~12毫米;北疆大部气温下降8℃至12℃,局地气温降幅达到12摄氏度以上;北疆和南疆大部出现10~11级大风。自治区气象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发布寒潮、大风预警信号,开展部门联合会商,为棉花采摘、牧业转场、冬小麦播种等农事活动和能源保供提供气象保障。
根据气象预警,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提前引导牧民进入牧业点或避风区域躲避风雪,牧业点已备足饲草,确保牧民、家畜安全。南疆棉花进入采摘和销售的关键期,各棉花收购企业24小时开展收购工作,确保棉农不受损失。从3日夜间开始,乌鲁木齐市出现降雪,当地气象部门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全市近800台机械设备和6000余名
作业人员迅速投入清雪作业。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及时封闭北疆高速公路,并做好旅客疏导工作。
来源: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