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冬春蔬菜市场基本情况
(一)蔬菜生产情况
2008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棚膜蔬菜园区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指导服务,组织各地加大棚室开发力度,全面提高蔬菜生产供应能力,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525万亩,蔬菜产量1370万吨。其中露地蔬菜面积420万亩,产量950万吨;棚膜蔬菜面积105万亩,产量420万吨。全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1260个,在组织农民生产和衔接产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供给能力显著提升。2013年棚膜蔬菜产量420万吨,比2007年增长56.4%,有效缓解了我省冬春季节本地蔬菜供应紧张问题,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二是基地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按照“9区5线”的规划布局,大力推进棚膜蔬菜集中连片开发和集群化发展,2009年以来,全省新建100亩以上的园区达到400多个。通过科学规划、园区带动,促进全省棚膜蔬菜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质量效益显著提升。2010年农业部提出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活动以来,我省大力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带动我省棚膜蔬菜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同步提高。从当前情况看,农民发展1亩棚膜蔬菜的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有的高达4-5万元,是相同面积露地作物的20倍左右。
(二)蔬菜总体供给需求情况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人均每天蔬菜占有量为1.3公斤左右,我省为1.37公斤,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仅从总量上看,基本能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但从上市时间上看,结构性失衡、季节性短缺问题比较严重,夏秋季供应有余,冬春季明显不足。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为蔬菜紧缺期,我省冬春季节蔬菜需求量为620万吨,其中秋菜冬储供应290万吨,生产能力130万吨,缺口为200万吨,基本靠从山东、河北等蔬菜主要产区调入。
(三)冬春蔬菜储备制度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通知》(发改经贸〔2011〕252号)要求,为解决我省蔬菜季节性生产与均衡消费之间的矛盾,确保全省蔬菜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我省积极推动在大中城市设立蔬菜仓储基地,并要求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长春市和吉林市建立了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其中长春市储备规模为10000吨,吉林市6000吨。2013年入秋以来,受极端天气和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国家连续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2014年度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经贸〔2013〕2434号)、《关于保障当前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发改电〔2013〕266号)、《关于及时投放冬春储备蔬菜保障节日市场供应的通知》(发改电〔2014〕16号)三个通知,我省及时转发了国家通知,并要求有关城市进一步完善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加强监测、监管,及时投放储备。
二、储备蔬菜投放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长春市有关情况
两节期间,根据蔬菜市场监测情况,长春市政府决定暂不动用储备蔬菜投放市场。主要原因:
一是供应充足。春节前长春市政府采取调控措施,对进入长春蔬菜中心批发市场的业户,免收各种税费,吸引了大量菜源,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是蔬菜价格呈下降趋势。
为了充分发挥储备蔬菜的作用,长春市制定了蔬菜应急供应预案和储备蔬菜投放方案,一旦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储备蔬菜随时可投放市场。为保证储备任务顺利完成,长春市政府在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准备金中列支300万元,主要用于蔬菜储备补贴及应对突发情况保证蔬菜供应,待储备期结束后,将及时下拨给承储企业。
(二)吉林市有关情况
1.储备蔬菜投放情况
两节期间,吉林市有关部门组织承储企业投放土豆、红萝卜、白萝卜和洋葱四种易储存且市民需求量大的蔬菜共3000吨。通过定点的蔬菜平价直销店,挂牌销售,标牌注明“市级冬春蔬菜储备销售点”提示字样,设立储备蔬菜销售专柜。投放单位充分利用自身营销资源,尽最大能力保证充足供应,满足当地居民购买需求,维护良好的销售环境,保证了节日期间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2.主要做法
(1)积极落实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增强调控能力。吉林市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冬春蔬菜储备任务,并以东北亚蔬菜批发市场为平台,采取统一采购、统一储存、统一调配的方式,集中采购,分批投放市场,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全程指导、监管。
(2)加快地产蔬菜基地建设,提高蔬菜供应能力。主要是抓好棚膜蔬菜基地建设,市区累计新建温室大棚400栋(亩),新增反季蔬菜生产能力6000吨。同时对现有棚室进行保温防寒改造,挖掘生产潜力,市区共改造温室200栋(亩),通过秋延后生产增加15天,春提早生产增加15天,增加蔬菜产量600吨。同时,稳定露地蔬菜生产,重点抓好龙潭区乌拉街镇、船营区大绥河镇等7个露地蔬菜生产基地,更新品种,改良土壤,抓好合作组织建设,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
(3)建立平价直销体系,减少流通环节。2013年全市设立了144户平价直销店,其中:船营48户,龙潭24户,昌邑37户,丰满35户。日平均配送量达到86吨,基本实现全市配送,切实发挥了稳定蔬菜市场价格作用。
(4)加大政策扶持,提高保障能力。为使承储主体更好地服务于政府调控,市政府对承储主体在储备过程中发生的合理费用给予蔬菜价调基金相应补助,近期市政府拨付东北亚农产品批发市场100万元补助资金,并对实施的建设项目优先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我省蔬菜市场供应充足,品种齐全,价格基本稳定。吉林省城市生活必需品监测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我省重点监测的18个品种蔬菜价格12降1平5升,平均批发价格5.53元/公斤,环比下降4.33%。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的品种分别是圆白菜、黄瓜、茄子和生菜,降幅分别为13.01%、12.92%、12.85%和10.05%;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品种是洋葱和白萝卜,上涨幅度分别为7.46%和6.44%。
(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