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经济贸易 > 流通业发展

陕西省冬春蔬菜储备情况

2013/11/12 经贸司
 

2011年国家四部委安排部署建立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制度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省发改、商务、财政等部门密切协调配合,注重政策分类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严把关键环节,通过创新市场调控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储备政策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各城市冬春蔬菜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一、基本情况

  2012年陕西省蔬菜总产量为1525.6万吨,蔬菜总体消费量约为1130万吨,产量大于消费量,部分地产蔬菜还销往省外。但由于生产源头和消费终端在品种结构、生产季节上的差异,据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每年仍需从省外调入蔬菜约300万吨,尤其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冬春季节蔬菜生产淡季,城市市场供应量的70%左右来自南方蔬菜主产省区。

全省11个市(区)中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主要是西安和宝鸡2个市(分别为653.72万和144.17万人)。陕西省冬春蔬菜储备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年以前,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西安市和宝鸡市落实冬春蔬菜储备工作。这一阶段由省级部署安排,市级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落实开展工作,储备补贴资金全部由市级财政解决。第二阶段为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能力,有效保障“双节”市场供应,进一步推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经省级有关部门协调确定,按照“省上支持引导、市级组织落实、企业短期代储、费用适当补贴、资金两级分担、应急动用权归市政府”的原则,在全省城区常住人口约50万以上的10个设区市建立了冬春蔬菜储备制度。

  二、主要做法

(一)统筹部署安排,把好“入储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冬春蔬菜储备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实际,全省城区常住人口约50万以上的10个设区市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具体包括:一是明确储备品种。由各市选择12家大中型流通企业(批发市场)作为承储企业,储存易周转的大白菜、白萝卜、洋葱、土豆、冬瓜等蔬菜品种(各市原则上不少于5种)。二是明确储备规模。按照“耐贮存蔬菜品种5天消费量动态库存”的要求和人均日消费0.5公斤蔬菜标准,全省储备规模为3.26万吨。三是明确储备期限。根据各市气候及消费特点,以保障冬春蔬菜生产淡季和元旦、春节市场供应为重点,冬春蔬菜储备周期为2个月,由各市适当选择时间合理把握收储节奏,防止因储备需求和市场需求叠加推动菜价上涨。四是明确储备方式。即:政府委托、企业代储。由承储企业结合日常经营,适时进行周转轮换,储备期结束自行出库销售,盈亏自负。五是明确补贴标准。参照有关规定和外省做法,结合实际,我们确定补贴标准为:对建立冬春蔬菜储备的设区市实行定额补贴,按计划内实际储备数量每吨储存60天补贴250元,其中省级补贴150元,市级补贴100元。鼓励有条件的市适当提高储备费用补贴标准。

(二)加强督促检查,把好“储存关”冬春蔬菜储备工作开始后,为确保入储数量真实、质量合格,省上成立领导小组,要求市级主管部门在检查核实的基础上,加强对入库、轮换、出库、投放各环节的监管,指导承储、投放企业做好收购、检测、运输、储存、销售等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冬春蔬菜储备和应急供应工作监管考核与奖惩机制。同时,省商务厅蔬菜储备应急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分工由3名厅领导带队,于1月份分赴关中、陕南和陕北各市督促检查冬春蔬菜储备工作情况,实行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企业自查与主管部门巡查相结合,实物检查与票据检查相结合的储备蔬菜监督检查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确保了冬春储备蔬菜数量达标、质量可靠、管理规范、储备良好。

(三)维护市场稳定,把好“投放关”2013年春节前夕,为平抑菜价、保障供应,我们及时下发了关于投放储备蔬菜保证市场供应的通知,组织10个市投放储备蔬菜1万多吨。同时要求市级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市场供应情况,按照储备蔬菜应急供应预案有序组织投放,并规定储备蔬菜投放量不超过储备总量的60%。市级主管部门按预案要求,通过当地蔬菜市场和社区便民菜店等蔬菜投放网络,采取限价、限量、定点销售等措施,以低于投放地前1日市场零售价的价格积极稳妥组织冬春蔬菜投放工作,切实发挥了储备蔬菜保供稳价作用,为城乡居民欢度春节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四)及时兑付资金,把好“补贴关”按照“谁主管、谁组织、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对承储企业每天储备、出入库、动用投放等情况,逐日、逐票据审核原始票据和日报表,按市级初审、省级复审、财政复核备案的顺序认真核定,及时拨付补贴资金。2012—2013年我省冬春蔬菜储备实际完成储备3.26万吨,省财政共补贴460.09万元,各市财政配套补贴共计343.4844万元,已全部直接拨付到企业。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2012年下半年,陕西省成立了以牵头部门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厅局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蔬菜储备应急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各市政府按照“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原则,成立了由职能部门组成的冬春蔬菜储备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西安等五个市级财政划拨专项配套资金,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机构健全、职能责任落实、保障措施得力,确保了陕西省冬春蔬菜储备工作按时到位、调运投放及时、补贴资金足额、储备管理规范。

(二)选准企业是基础在开展冬春蔬菜储备工作中,各市按照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意识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实力雄厚、冷藏运输能力强、具有一定存储经验的原则,确定了15家蔬菜经营企业,这些承储企业全都是商务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系统或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日报监测系统的优秀样本企业,具有较强的蔬菜经营实力、产销衔接能力和仓储配送能力,为冬春蔬菜储备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统筹引导是关键在组织冬春蔬菜储备工作过程中,省级部门在入储、管理、投放、补贴全过程中统筹协调,市级部门结合当地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落实储备任务。比如:省级明确承储企业、储备品种、储备时限、投放要求等基本要求,市级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企业、品种和数量、具体补贴数额。这样,省级统筹不失原则性,市级落实不失灵活性,因地制宜圆满的完成冬春蔬菜储备工作任务。

(四)稳定市场是目的在冬春蔬菜储备期间,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对蔬菜市场的监测,深入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生产经营一线,摸清蔬菜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分析市场运行趋势,通过“商务预报”和多渠道展示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避免出现蔬菜断档、脱销和价格异常波动情况。针对春节前夕,市场蔬菜价格规律性上涨的特点,统一组织全省共计投放1万多吨冬春储备蔬菜,保障了重要节日蔬菜供应,维护了蔬菜市场平稳运行。据全省139家生活必需品企业监测显示,由于节前储备蔬菜投放市场,今年春节蔬菜平均批发价为4.75/公斤,下跌了7%

(五)资金扶持是保障陕西省在落实冬春蔬菜储备工作第一阶段,主要由市级财政承担全部补贴资金,2012年省上专门安排“蔬菜等重要副食品应急供应保障资金”(每年1000万元)用于冬春蔬菜储备补贴,采取“省级资金引导、市级量力补贴”的省、市分担补贴资金的形式,一方面补贴了企业在落实冬春蔬菜储备工作中的必要开支,调动了承储企业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对落实市级储备和财政补贴起到了必要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促使建立冬春蔬菜储备的设区市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10个,使全省50万以上大中城市全部建立了储备。

  四、意见建议

在大中城市建立必要的冬春蔬菜储备,是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有效保障“双节”市场供应的重要手段,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建议将冬春蔬菜储备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民生工程绩效考核。同时,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持引导资金,对北方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大中城市冬春蔬菜储备予以支持,以利促进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广泛落实和长期稳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