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价格管理 > 地方工作

笃行价格认定 探索“常州模式”

发布时间:2020/09/03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 打印 ]

  笃行价格认定 探索“常州模式”

  ——记全国价格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常州市价格认定中心

  江苏省常州市价格认定局是常州市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参公事业单位。多年来,该局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在互联网+放管服上走出了一套全国领先的常州模式,在全国价格认定法治建设、工作质量、平台推广活动中均被评为全国先进,案卷质量连续3年进入江苏省前三,2019年跃升为第一。

  2020年机构改革后,常州市价格认定局与价格监测中心两个机构整合为一个全新的部门——常州市价格认定中心。

  转隶发展改革委后,价格认定工作得到了发展改革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汤如军和分管价格工作的副主任范璞,提出常州市价格认定工作站上了新的起点和台阶,要注重价格认定事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对价格认定工作服务改革发展、服务社会民生寄予了厚望。该中心新上任主任陈勇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新技术引领:不见面办成案,基层减负看得见

  2016年前后,常州市价格认定局瞄准服务司法领域人少案件多、任重风险大,公安系统基层警力紧张以及公车改革后出行难等系列短板,在全国首创不见面、办成案涉案价格认定系统,并在全市百分百落地,极大减轻了基层负担,深受全市公安民警欢迎。

  该系统纵横双向连通常州市上百家基层派出所和市县两级认定机构,真正做到了不见面、办成案、瞬间达、零成本:年减少出警人次约1.1万次,节约警方车程14余万公里;综合个案和轻刑快办案件办理较传统分别提速45%67.5%2014年以来市级共完成涉纪、涉刑认定逾5000件,金额近亿元,尤其从2017年开始,年办理案件数量跃上千件大关,但无一例争议或复核。

  新理念支撑:引航涉税智慧认定服务,房价调控有实绩

  针对近年二手房市场交易火爆、纳税人排长队而价格认定人少案多风险大的痛点,常州市价格认定局联合税务部门在江苏省率先打造涉税价格认定智慧服务工程,解决了多环节、分散式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工作实际面临的资料流转不方便、事项处理流程不规范、不透明及阴阳合同等问题,并实现电子签章、短信自动提醒等功能。通过放管服叠加大数据,智慧服务工程实现了三平台、六部门的共建共享共治。

  2018年,智慧服务工程助力二手房交易自动评估率达93%,创历史新高;住宅线上办税100%,纳税人单笔办税等候时间压缩3/4,满意度高达99.92%。仅2018年就对2.9万多套房产交易阴阳合同调整交易额逾百亿元,防范税收流失数亿元。

  智慧服务工程伴随业务全新规范,实现了全域、全线互联网+”服务。

  通过对三大板块的系统梳理和整体规划,常州市价格认定局将有限力量精准投放至更为迫切的存量房基准价格工作,及时应对房价剧烈波动、连年攀升的严峻挑战,实现年年启动存量房市场价格最低标准系统化调整、百分百覆盖,从而有效打击炒房行为、防范税收流失、促进税赋公平。截至目前,常州价格认定局通过平台已完成常州市本级共1500条基价全面彻底的梳理和调整,使多年畸高不下的涉税认定量大幅回落。

  2018年智慧服务上线当年,共认定各类涉税业务458件,金额3.6亿余万元,相比2017年的3575件和49.13亿元,降幅高达87%93%

  新服务拓展:创建联动机制,化解争议得民心

  常州市价格认定局联合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区政法委、司法局等五部门勇创无人区,构建价格争议联动化解机制,并争创常州市政法委2019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项目以价格咨询协助、现场联合调解、专门价格调解三种模式,推动认定服务融入公调对接,覆盖天宁12个派出所、103个社区警务室。

  争议联动化解服务走进常州市政府在线访谈,列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全省依法治省价格争议调处工作省级示范点,事迹刊登于《价格理论与实践》。

  常州市价格认定局还突出服务政府、服务民生职能,例如服务东风汽车百亿重大项目的涉税价格认定,配合东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市政府四办一中心重大工程建设,积极完成市房地产市场大楼等价格认定工作;服务市政府“201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高效配合青果巷历史街区整治工程项目价格认定,积极为政府担责、为百姓分忧。

  强基础支撑:常抓队伍建设不放松,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

  常州市价格认定局及时根据认定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取消等情况,在江苏省率先联合公检法出台涉案价格认定工作规范;率先申领江苏省行政执法证,实现人人持证上岗,建成江苏省四星级档案工作单位。

  不仅如此,该局还多管齐下强化队伍建设。他们连续两年新录公务员、连续三年新聘补充力量充实认定队伍;典型案例、业务能手、案卷评查、有奖知识竞赛等多元化岗位练兵年年办;常州全市75%认定机构实现参公管理,占比为江苏省最高,2019年底又推动一市区基层认定机构新增落地。

  重责任担当:勇于创新工作模式,疫情防控阻击战显成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常州市价格认定局全员迅速到岗,并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开启疫情防控和价格认定工作两不误模式:在江苏全省率先联合公安等部门发文推出全程非接触式涉案认定新模式;确立主动对接、上下联办和应急反馈三项服务机制;在江苏全省率先出台涉疫情物资价格认定指导意见。

  24日,今年春节假期结束的第一天,正是防控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常州市钟楼分局邹区派出所接到一批疫情期间多种果蔬食品外卖配送被盗的应急案件,涉及标的种类多达几十种,且均为灭失状态。按传统的办案模式,派出所需上门提交认定材料,如材料不符合受理条件还需往返,但借力全程非接触式线上涉案认定新模式,同步配套网上提出、在线办理、电子签章等功能,并辅于价格监测网络支撑下的远程市场调查,次日办案民警就收到了价格认定结论书。

  常州市价格认定局认定一科科长费雷同志,具有丰富的涉刑价格认定工作经验,在他主办的4000余起涉刑认定中,无一起复核。他负责常州涉刑系统的建设,还是江苏省价格认定师资库成员。在疫情期间,费雷因所住小区出现确诊病例在家隔离,但他依然不忘工作,为常州市经开区价格认定工作自录价格认定业务线上教程视频,通过不见面、无接触方式进行线上培训,为提升常州市两级价格认定人员业务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月,常州市价格认定局共向常州市防疫指挥部等11家疫情管理机构及单位发放服务函主动请战非接触式认定迅速落地、不见面办成案百分百到位,高质高效完成涉案认定46件、标的233项、金额26.55万元,获得了多方高度评价。

  当前,新成立的常州市价格认定中心正全面融入发展改革委工作,一盘棋、打通仗,努力在重点项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以及国有资产处置等领域有所作为。转型升级期的价格认定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常州市价格认定中心将严格执行价格认定制度规范、加强风险控制,扎实做好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和涉税价格认定工作,服务司法、服务社会、服务政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季晓莉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