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青岛市认真贯彻国家、省稳投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在建项目及新开工项目数量双双超过2018年全年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由稳趋快、全面起势的良好局面,增速从一季度的6.3%增至前三季度的15.3%,创50个月来新高,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9个、24.9个百分点。
投资运行呈现五大新特点
一是新兴领域投资加快扩张。全市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6%和114.1%,较上半年分别提高22.1和63.8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占比显著提升,1-9月全市“四新”经济投资在建项目1821个,同比增加403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3.1%,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二是民间投资持续上扬。民间投资活力持续迸发,1-9月民间投资在建项目数量2788个,同比增加588个,完成投资增长20.3%,同比提升28.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52.6%,上拉全市投资10.3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投资稳中提速。1-9月全市工业投资项目138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83个,完成投资增长13.4%,同比大幅提高1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20.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项目涉及的35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呈现增长态势。
四是新开工项目投资拉动明显。1-9月全市新开工项目1947个,同比增加580个,完成投资增长24.6%,上拉全市投资9.1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增势显著,数量同比增加248个,完成投资增长24.8%。
五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1-9月房地产新开工项目数量同比增长65.1%,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4.7%,带动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7%,同比提升17.1个百分点。从需求端看,受调控政策和市场预期影响,新建商品房销售依然低迷。
打出“组合拳”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2019年伊始,青岛市聚焦城市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强力发起了15个攻势。作为投资主管部门,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项目、稳投资、促增长,重点做了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引领。坚持顶层设计先行,出台《青岛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青岛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青岛市重点产业招商参考目录》,提出重点发展的16条产业链和62类产业招商目录,为全市“双招双引”工作提供参考指引。
二是高点定位目标,加强监测分析。高点设定全市投资奋斗目标,细化分解至2500余个5000万元以上支撑项目上,建立台账定期调度。精选1700余个项目建立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库,每月汇总情况,对于投资进度明显滞后时序进度的项目,督促各区市采取“一线工作法”,逐一走进项目现场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每月开展投资监测分析,通过投资项目专题会、经济运行汇报会等方式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找准痛点建言献策。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考核引导。牵头制定青岛市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和重点项目落地机制,构建市、区市(部门)、镇街三级服务体系,成立项目落地调度指挥中心和并联审批协调小组;起草城市建设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组建方案,新增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顶格研究推动,最大化提高决策效率。用好考核“指挥棒”,引导区市进位争先,优化结构。
四是深入一线服务,助力项目建设。开展“三走三转三促”活动,双月深入项目现场调研服务,由市发展改革委领导带队,分赴各区市(功能区),走进200余个项目现场,核实项目开竣工及纳统情况,实地了解困难问题,将惠企政策送至企业。同时,协助市人大、政协工作小分队,分赴各区市500余个项目现场开展多轮调研服务;牵头汇总项目单位反映需市级层面解决问题90余个,建立分办台账,不办结不销号。
五是积极招引项目,抓好储备谋划。市发展改革委先后走访接洽了国内外知名企业147家次,促成签约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额140亿元,为增强投资后劲、优化产业结构贡献力量。超前谋划未来5-10年基础设施项目,梳理近期实施的128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4300亿元,形成良好接续,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六是抓好流程再造,优化营商环境。按照“放管服”改革系列部署要求,推广借鉴上海、深圳先进经验举措,深度参与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从立项到开工的审批实现压缩至85天。推动国网公司出台《青岛市进一步优化电力接入实施方案》,用电报装一窗受理、全程代办,低压接入7天办结。持续推广运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程网办、当日办结。9月当月新立项投资意向项目884个,计划总投资1897亿元,同比增长28%。
七是配齐资源要素,保障项目实施。用地指标方面,会同青岛市自然资源局,统筹全市超过5000亩用地指标,优先保障20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用能方面,制定《青岛市耗煤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青岛市用煤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实施方案》,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青岛海湾化学新型水煤浆锅炉项目17.5万吨能耗指标。融资方面,会同青岛市金融监管部门,协调市级重点项目融资需求100亿元,在“金融助推15个攻势项目发布对接会”上推介89个基础设施项目,发布融资需求1100亿元……利用中央资金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9.38亿元,用于支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38个社会民生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下一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将用好四季度冲刺关键期,认真落实稳投资工作部署,当好项目“操盘手”,做好献策“智囊团”,按照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及早梳理提出2020年重大投资项目清单,持续加强项目落地、开工及建设全流程服务,为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