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德清县坚持实施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建设。小镇位于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总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31平方公里。该县以国际一流地理信息产业基地为发展总目标,着力打造国际地理信息领域的时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培训体验中心,建成国际化品牌特色小镇。自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后,已集聚280余家地理信息领域有关企业,是全国地信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继2016年、2017年被评为全省优秀特色小镇后,又于2018年9月入围全省7个省级特色小镇。
一、坚持高标准建设,国际化成为小镇最鲜明的特色
坚持以国际一流品质主导小镇建设,用国际标准、国际形象塑造宜业宜居小镇。小镇由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进行战略咨询,同济大学负责规划编制,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地信智能产业集群、智能生活样板、城镇智能生态管理平台。近年来,累计投资5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52幢产业大楼和近2000套人才公寓已投入使用,同时引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体培训、商务会展、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使小镇成为“产、城、人、文”融合的新城区,深受群众喜爱和向往的新景区。特别是地理信息科技馆(小镇客厅)由20多家园区企业全程参与设计、建设,并提供所有展品与体验设备,市民通过VR、AR等技术体验,可以了解我国北斗导航、无人机、无人船、地下管线探测等最新地信技术,引起社会各界的浓厚兴趣。截至目前,累计吸引近10万人次参观,获评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并成功跻身国家AAA旅游景区。咖啡馆、电影院、健身房、酒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生活便利。2018年11月19至21日,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小镇成功举行。来自全球108个国家的1300余名嘉宾(含外方嘉宾800余名),相聚德清、共襄盛举。大会是全球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迄今为止举办的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重大国际多边活动。Esri、阿里巴巴、京东、中电海康、浙江大学等共计218家(其中国外企业101家)国内外知名地理信息企业和院校参与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新经济成为小镇最根本的内核
在打造一个国际化、高颜值的小镇基础上,持续将与地信产业相关联的新经济新业态注入小镇的产业链之中,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支撑小镇茁壮成长,全力打造行业标杆小镇。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充分发挥小镇平台优势,做优产业基础,调优产业政策,实现选商引资、招才引智双轮驱动,聚力实现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梳理出5大类、15家国家地理信息骨干企业项目清单,制定产业招商图,通过实施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标准地招商等,举办专题招商推介会、国际工业级无人机暨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选优项目开展精准招商、推动地信产业集聚,全球最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运营商——千寻位置、亚洲最大GIS龙头企业——超图软件、国内首家全产业链商业航天遥感卫星企业——长光卫星、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领头羊——极飞地理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入驻。全国首个民营企业投资的雷达卫星地面接收站投入运行,全国首颗以县域命名的“德清一号”遥感卫星成功发射,一条集成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链初步形成,“德清航天,全球产业”的发展目标加速实现。制定全国首个地理信息企业培大育强三年计划,经过两年培育,4家企业成为“亿千”企业(营业收入超1亿元或年度入库税收超1000万元),10家企业成为“双五”企业(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或年度入库税收超500万元)。2018年营业收入达102亿元,财政收入超8亿元,实现了连续五年翻倍增长。
三、集聚高端化要素,好生态成为小镇最强劲的支撑
在建设小镇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才及创新资源的集聚,更加关注“产、学、研”等创新链之间的协同配合,更加关注构筑一个能够不断激发创新火花的生态系统,全力打造创新活力小镇。作为全省首批高新技术特色小镇创建单位,该县坚持创新要素引育、创新平台建设“两手抓”,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聚高端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洼地效应”正加快形成。孙家栋、刘先林等10位院士成为小镇发展顾问,其中4位院士领衔的项目入驻小镇,地理信息人才培训中心成立运行;通过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中航工业通飞研究院、同济大学—长三角人工智能城市德清研究院、浙江大学—德清先进技术与产业研究院及遥感与GIS创新中心、中科院遥感所卫星应用研究院、腾讯“长三角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大批国内外高校院所产业研究院相继落户;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小镇内已建成国内首家国家级地理信息众创空间“地信梦工场”,并在北京、杭州两地成立异地孵化分中心,承接孵化优质项目20余个。创新构建多元化投融资平台,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产业基金,助推创新成果转化。入围省首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的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投入使用,为小镇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与长三角18所院校合作共建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已集聚各类创业团队67个、创新创业人才3000多人国省千人才23人,真正成为地理信息的“人才洼地”和“创新高地”。
(来源:浙江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