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机关办公 > 业务工作

海宁市全国首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系力促政府项目管理规范有序

发布时间:2019/04/15
来源:办公厅子站
[ 打印 ]

2019年,海宁市以创新构建机制为着力点,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流程优化、计划准入、前期协调、观摩交流、绩效通报”五大工作机制,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系,破解了前期不充分、要素难保障、推进不及时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难题,切实提升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水平。2019年一季度政府项目已完成投资13.14亿元,同比增长16%

一是优化前期流程。出台《海宁市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指引》,引入项目管理流程化、标准化、模块化理念,将原先分散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最终形成包含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方式及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四阶段基本建设程序、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储备和前期管理流程、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及所需要件等主要内容的指引手册,推动形成“谋划、论证、规划、前期、实施”的前期工作链,为项目单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提供参考。如海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项目按照该前期流程指引及时启动了项目方案编制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办理了项目服务联系单,项目前期工作耗时节省了50%

二是完善计划准入。出台《海宁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评估准入制度(试行)》,由海宁市发改局牵头,针对拟列入年度计划的新开工项目、年度前期计划项目,组织市级财政、自然资源等有关职能部门,围绕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用地选址、投资估算、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联合审查,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项目不予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和前期工作计划。如海宁市2019年政府投资前期工作计划(第一批)严格按照该制度执行,共否决14项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项目,最后确定列入前期工作计划(第一批)的项目为75项。

三是强化前期协调。出台《海宁市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制度(试行)》,按照分级协调的原则,建立局际、市级两级协调会议机制,明确局际协调会议由发改局牵头召开,重点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包括项目审批、资金、用地、环保、报建等有关问题;市级协调会议由分管副市长负责召开,重点统筹和协调解决局际协调会无法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截至目前,已召开各类协调会议12次,协调解决海洲街道卫生院概算调整、徐家老宅修缮工程变更等项目问题8个。

四是引入观摩交流。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资就是抓未来”的理念意识,在原有政府投资项目推进会议的基础上,新增政府投资项目现场推进环节,由项目单位在项目现场向与会单位介绍项目前期进展、推进实施、完成投资等有关情况,通过现场观摩交流,让与会单位对项目有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做到取长补短,有利于加速项目后期推进实施,全面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程。如在马桥街道沧海湖项目现场会上,通过实地踏勘项目现场、项目单位介绍推进情况,参会各单位互动交流,浓厚了项目推进氛围,取得了预期成效。

五是健全绩效通报。出台《海宁市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工作绩效通报制度(试行)》,建立政府投资项目“月统计、季通报、动态跟踪”机制,每月对列入2019年政府投资计划的261个项目进行梳理统计和跟踪督促,每季度对各单位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通报;重点检查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包括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涉及的政府投资项目、政府实事项目,针对项目进度统计上报不及时、项目前期工作滞后等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形成检查整改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首期项目绩效通报已于4月初下发。

(来源:嘉兴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