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环境与资源 > 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

规范化收集 全方位监管 金华市大力推进餐厨垃圾规范化处理

2020/06/15 环资司

  浙江省金华市于2012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列入试点城市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了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的创新,坚决打好“科学收运战、全民参与战、持续发力战”三大战役,形成了“部门通力配合、群众自发监管”的金华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谋划,打好“科学收运战”

  一是坚持应收尽收,依法坚决亮剑。建立了多部门合力攻坚机制和日通报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实行“点对点”沟通协调,督促商家签订收运协议;金华市委、市政府将餐厨垃圾每日收运协议的签订情况进行通报,并列入到对市机关部门年度考核中。对抵触签订回收协议的餐饮单位和个人,且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500元至30000元的重罚,倒逼餐厨垃圾流入规范收集渠道。目前,市区共1427家大规模餐饮企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已完成100%的责任书和收运协议签订,并做到了餐厨废弃物日产日清;2000多家小餐饮店(含糕点、零食等小餐饮作坊)中,收运协议签订率接近了97%,基本实现了市区餐厨废弃物收运全覆盖。

  二是明确经营模式,开展严查严管。为确保餐厨垃圾不以“泔水猪”和地沟油形式回流餐桌,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市区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实行“建设-运营-移交”(BOT)的特许经营方式,并以政府通告形式为独家特许经营开路。积极发挥多部门合力攻坚机制作用,由行政执法部门牵头,公安、市场监管、农业、环保及属地政府全力配合,对未取得合法资质公司和个人“黑收购”餐厨垃圾行为依法坚决打击。

  三是配齐收运设备,规范收运方式。根据主城区餐饮单位分布情况和性质类别,分别购置4个型号共23台专用收运车辆,配备全自动称量系统,采用“上门收运+累积收运+随叫随运”模式进行灵活收运。如对经营面积150平方米或座位数在75座以上的餐饮企业以及医院、学校等单位食堂,采用大型专用车上门收运;对城中村、小街小巷等规模较小、产生量少的餐饮店,以小型货车、微型车等为主要运输工具,平均3家店配1只专用桶,累积收运;对安排有喜宴、婚宴导致餐厨垃圾量临时超大的餐饮单位实行随叫随运,确保餐厨垃圾日产日清。定时为餐饮单位定点清运餐厨垃圾,非收运时间段严格禁止餐饮店将垃圾桶放在沿街马路,避免污染环境及影响市容市貌。

  (二)营造氛围,打好“全民参与战”

  一是善于借势借力,立体化发动。监管单位借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力,进一步明确了市区道路上收运桶定点位置的施划、厂区环境的日常保洁措施、规范生产流程和污水废气的处置要求等,实现餐厨废弃物规范收运全覆盖。同时,把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处置监管融入到社会的大潮流中,发动媒体、市民主动参与,形成了“政府+社会+媒体”的多元化监督模式,规范运营公司的收运处置。

  二是创新督查方式,全方位监管。强化处置厂区生产处置环节的督查,2019年组建了由监管单位和周边村民代表参加的义务监督小组,对厂区的规范生产、处置环节进行监督;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每月不定期对厂区的废气、废水进行检测,确保不产生二次污染;对各类生产、检测信息及时公开公布,让周边村民实时掌握处置动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积极导向作用。

  三是加强协作配合,多层次沟通。建立了由收运人员和商家单位共同组成的微信群,通过及时沟通交流,杜绝少收漏收情况发生的同时,也减少误解产生的摩擦,确保收运环节的有效衔接。

  (三)构建长效,打好“持续发力战”。

  一是建立监管系统,实时监控。投资建设了PCA数字监管系统,实时跟踪收运车收运数量及收运过程,实现了餐厨废弃物全程规范收运、全天候收运的有效监管,为餐厨废弃物的“应收尽收”提供了稳定的渠道保障。

  二是建立专案小组,定期研判。抽调人员组成2支专案组,定期分析各餐饮单位餐厨垃圾产生量,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隐患排查;并与公安部门合作,通过路面3000多只视频监控探头进行全方位监控,结合蹲点值守、车辆轨迹分析等手段全天候查处非法收运行为,确保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规范运行。

  三是定期开展清洗,确保整洁。对餐厨垃圾桶油污重、容易脏的特性,专门建立工作小组,督促、指导沿街餐饮店家对餐厨垃圾桶进行定期清洗,保持专用收集桶干净整洁。同时强化收运人员职责,责成收运司机在清运过程中及时反馈垃圾桶脏乱差和垃圾分类不清等问题,及时回收无人维护、认领的餐厨垃圾桶,更换破损垃圾桶,对垃圾分类不清的商家,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二、典型经验

  (一)高标准设计,实现“变废为宝”

  金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占地面积26.6亩,总投资1亿余元,于2012年正式启动,设计日处置能力110吨,2015年7月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2016年6月底转为正式商业运营,承担着金华市区二环内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和处置工作,餐厨垃圾最高收运量达127.47吨/天,最低收运量78.81吨/天,现日均处置量在95吨左右。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已累计处理餐厨垃圾14.4万吨,产出工业粗油脂6000多吨,粗沼气720万立方,基本实现了金华市区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昔日泔水变成了多种用途的“香饽饽”。

  (二)全方位监管,确保收运全覆盖

  为保证收运质量,金华打造PCA数字化监管系统(含GPS定位、视频监控、电子标签、地磅计量和电子台账系统等),实行餐饮商家“点餐式”预约收运,对餐厨废弃物从餐饮商家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直至粗油脂等固废出厂进行全过程数字监控,真正实现厂区的生产、处置全天候监管,将监管措施落到实处。目前金华收运处置比例达到95%,位于全国同项目前列。

  (三)促技术提升,实现可持续运营

  金华鼓励特许经营单位大力技术革新,从2017年起分三次投入技改资金1500余万元,对餐废弃物处置中心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通过“一提升、一下降、一加强”“三个一”措施,提升污水处理能力,降低异味污染,加强自动化改造和企业内部管理,实现餐厨废弃物处置废气、废液、废渣的“零污染”。目前,金华餐厨垃圾处置成本低于同批城市平均水平10%以上,粗油脂、粗沼气、有机肥等三类产品的转化率稳定在85%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7-9个百分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