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中央投资项目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尘泥脱锌转底炉工程顺利投产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近日,马钢尘泥脱锌转底炉工程正式竣工投产。按照新增中央投资工作要求,马钢加快工程实施进度,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开发、集成建设了整套转底炉(RHF)脱锌工艺技术装置,不仅解决了含锌尘泥循环利用的后顾之忧,而且将综合利用技术上升到高品质资源化水平,使我国在冶金固废处理及利用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项目建设背景情况
2008年11月,我委将马钢20万t/a含锌尘泥转底炉脱锌综合利用项目列入“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发改投资[2008]3174号)。项目总投资30387万元,其中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主要内容是:新建1套冶金尘泥转底炉脱锌装置,包括原料处理系统、转底炉系统、成品冷却及输送系统、高温烟气余热利用及锌回收系统以及相应的总图运输、动力介质供应、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该项目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2009年5月18日投入试生产,7月6日正式竣工投产。
马钢尘泥脱锌转底炉工程由日本新日铁公司提供尘泥脱锌转底炉核心技术和设备,马钢利用技术资源及设备制造能力的优势负责转底炉转化设计及设备制造,并承担包括原料准备、成品冷却及输送系统、公用辅助设施的设计及制造。
二、项目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马钢与新日铁合作过程中,在开展冶金尘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基础上,针对转底炉工艺及设备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解决了冶金固废较一般烧结原料成球性差的难题,确定了球团最佳配比及关键控制因素,研发了适应粘性物料的特殊烘干装置,运用和设计了比日方更加合理的筛分系统,开发了成品球团冷却新技术,将引进技术和创新技术进行了自主集成。经过近期的运行,金属化球团预计年产量达12-14万吨,金属化率大于70%,加入高炉替代烧结矿冶炼,预计年节约标准煤2.5万吨;收集锌矿粉Zn品位40%左右,脱锌率80-90%,外售锌冶炼企业循环利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量9t/h,通过热交换器将转底炉助燃空气加热,提高了系统能源利用水平。
马钢尘泥脱锌转底炉项目的成功投产,是集成技术创新的典范,也是中日节能减排合作的成果,开辟了冶金尘泥转底炉金属化球团生产及脱锌的新途径,能大大地提高大宗量固废含铁尘泥利用效率和附加值,对整个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该项新技术具有较广阔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