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狠抓非常规水开发利用项目建设,2024年全区新开工建设取水规模30万立方米/年以上项目12个。2024年全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达到8.96 亿立方米,较 2020年提高 93%。深化水权改革,创新“拦沙换水”生态治理模式,年置换黄河水量0.28亿立方米,解决2个城镇生活和4个工业项目用水问题,推动煤制油气、石油开采和炼制行业实施再生水置换和废水循环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提高节水减排能力。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将节水行动纳入“六个行动”重大部署,把节水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摆在治水灌水空前重要的位置,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内政发〔2025〕9号),提出到2025年底,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8%以上,力争黄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坚持将非常规水资源作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管理,根据不同用水需求,逐步实行分质供水。
呼和浩特市实施了市区至托清工业园长输再生水管线项目,供水能力15万吨/天,届时将置换久泰新材、大唐等企业11万吨/天黄河水水量;建设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水源置换工程,日产3万吨高品质再生水,为其他项目建设提供用水保障。
通辽市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水源置换工作,推动通辽发电总厂等高耗水工业企业将生产用地下水置换为再生水,目前全市主城区共配置利用再生水2302万吨。
赤峰市将德润排水公司未利用再生水输送至元宝山化工园区和电厂,预计最多可置换地表或地下水2196万吨。通辽市实施开发区中水回用项目,预计每年可置换地下水3000万吨。
鄂尔多斯市伴随城市快速发展,绿化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季节性供水严重不足。针对居民小区自来水灌溉、水车灌溉成本高的难题,将中水管网接入小区,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区绿地灌溉不足的问题,节约了饮用水资源。
包头市对再生水利用项目逐一分析、统筹规划。一是优化再生水设施系统布局,形成“一网双质、七源三点、高效低碳”的再生水系统布局。二是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和升级扩建,提高再生水生产能力。三是建设工业园区分布式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一体化设施,实现“就近处理、就近回用、分质供水”。四是建设再生水输配管网和泵站,连通断点,解决再生水输配管网配套不足的问题。2024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