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实现废水“零排放”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公司节水工作始终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降低污水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完善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28立方米,吨锡用水量为48立方米,分别比2006年下降262立方米、1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为80.4%,比2006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一、加强节水宣传,强化节水意识
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节水宣传教育,形成制度,并把节水宣传与节水管理考核相结合,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及生产人员均形成节约用水意识。在各项生产的组织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及“清污分流、一水多用、逐级扩充、少量处理、闭路循环、综合利用”的工作方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水排出,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生产、建设、消费各个领域大力推进节水降耗,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消耗。公司高度重视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污水、废水资源化和再生利用。同时,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全面推行节水减排,为水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污水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二、完善标准制度,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为实现水消耗的降低,公司结合各生产单位的耗水情况,编制了各单位工业用水定额,并经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下发到各厂矿单位执行。同时,建立健全用水定额考核制度,着力抓好用水定额的考核工作,完善报表统计制度。各单位每月必须报用水报表。从制度上、管理上保证了集团公司节水目标的实现。在生产组织上,采取满负荷生产,降低产品水耗。加大对采矿坑下涌水的回收利用,采矿生产充分利用矿井水、坑道水生产,不补充新水。对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坑下涌水按不同水质,建立相应的回水系统及净化水质设施,分别用于生产、生活,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水资源,防止了大量涌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三、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废水零排放
公司矿山坑下2005年和2006年每年回用水约900万立方米,剩余的外供农灌及公司以外其它企业生产用水,无外排。2007年共回用坑下水1248万立方米。对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水经浓密机、尾矿库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选矿生产中,2005年和2006年每年回用尾矿水约5700万立方米,大量减少了新水用量,实现了尾矿废水的零排放。2007年共回用尾矿水5600多万立方米,回用率为83%。锡冶炼、锡化工及锡的深加工生产做到了蒸汽冷凝水、冷却水循环利用、废水通过污水站处理后闭路循环使用,既减少污水的排放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锡选矿、锡冶炼、锡化工生产耗水均比上年有所降低。对低砷污水采取中和沉淀处理、循环使用,提高了冶炼水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全国最大的锡冶炼厂废水零排放的目标。2007年共回收利用冶炼废水540多万立方米,回用率为84%。
四、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技术改造
公司在2007年在工业节水方面共投入资金8141万元。其中,坑水利用投入资金1498万元,深井水利用投入资金443万元,被列为国家发展改革委节水重点示范项目的矿井水资源开发综合利用项目投入6200多万元。新建的10万吨铅、10万吨铜等项目的设计,均采用了先进的低耗水、低排放的节水工艺、技术和材料,使工业节水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公司采用高效节能技术改造供水系统。对供水系统采用变频水泵进行供水管网的恒压供水和跟踪生产需求量的调压供水,减少了水泵能耗,提供了合理用水的保证措施,改善了集团公司的供水状况。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后将继续加大节水力度,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使节水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