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展战略和规划 > 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

“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文章之37|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发布时间:2021/12/25
来源:规划司
[ 打印 ]

  公共安全是人民生存发展的刚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底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最基本的民生。能否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统筹安全和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编密织牢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逐步建立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我国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防范化解了重大风险挑战,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深入推进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能力建设,执法效能逐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推动,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及能力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20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5年分别下降43.8%和39.5%,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5年分别下降57.9%和48.3%。

  (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

  食品方面。推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将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党政同责”要求落到实处。制修订《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达到1311项,基本建立起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法治体系及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现“明厨亮灶”学校的覆盖率从70%增长到94%。经过机构改革,全链条监管制度体系全面建立,“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媒体监督、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逐步形成。

  药品方面。现有国产药品批准文号约16.5万个,涉及约1.8万个品种,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国产疫苗约占全国实际接种量的95%以上,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全部计划免疫疫苗。疫苗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疫苗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监管得到加强。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2020年度审结任务整体按时限完成率提高到90%以上。法规标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出台《疫苗管理法》等法律和配套规章,现行有效医疗器械标准共1758项,与国际标准一致度超过90%。实施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推进药品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全力做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治疗药物、新冠疫苗等的应急审批和质量监管,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三)生物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四级实验室投入使用。全力做好2016年寨卡病毒、黄热病疫情防范应对工作,有效遏制我国H7N9疫情的发生和流行。遏制细菌耐药的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形成,细菌耐药形势总体平稳向好。有序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印发《“十三五”全民健康网络与信息安全规划》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加强行业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组织网络安全技能比赛和攻防演练。印发《卫生健康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规则》,明确卫生健康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

  (四)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奠定了新时代应急管理重要理论基础,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整合相关部门和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应急管理职能组建应急管理部,公安消防部队和武警森林部队转制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推动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灾害事故联合会商研判机制逐步完善。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制修订了《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消防救援衔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国务院把维护公共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安全发展将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当前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复杂,深入推进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面临风险隐患增多、诸多矛盾叠加的挑战。

  (一)安全生产方面

  我国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处于长期积累风险的集中释放期、新问题新风险不断增加的危险期,危险化学品、矿山等传统高危行业安全风险隐患更加突出、更加集中,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旅游、消防、危废处置、渔业船舶等公共服务行业不稳定、不确定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重特大事故在地区和行业间波动反弹可能性呈增高态势。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中心城市、城市群迅猛发展,生产要素聚集度急剧提高,生产生活空间高度关联,各类风险相互交织,灾害事故连锁效应、放大效应日益凸显,安全风险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食品安全监管方面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制假售假等问题时有发生,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逐渐显现;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法制不够健全,一些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新业态、新情况潜在风险增多,国际贸易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加大;食品安全标准与最严谨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等基础工作薄弱;基层监管力量和技术手段跟不上;一些地方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

  (三)药品安全监管方面

  我国医药产业层次不高,高端医疗器械尚不能自主可控,医药科技创新支撑不足,药品供应保障存在短板;疫苗、血液制品等高风险产品的质量监管还需继续加强;创新药品和新疗法不断涌现,给药品安全带来新的风险挑战;药品审评、检验、检查、监测评价人员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监管任务和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基础设施、监管技术手段和装备跟不上产业革新和不法分子违法违规手段花样的翻新,急需加快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四)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方面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保障、运行、调度机制尚不健全。部分地区监督管理责任落实有短板,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基层传染病监测体系尚需加强,基层监测机构存在基础设施缺乏、人员配备不到位、业务水平不高、经费保障难以落实等问题。防控细菌耐药体系尚需健全,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不容忽视,亟须加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卫生健康领域网络安全尚需加强,行业内存在网络安全意识不够,网络安全投入和人才不足,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不平衡、技术手段有限等问题。

  (五)应急管理体系方面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统”和“分”、“防”和“救”、“行政管理”与“专业指挥”的关系还需磨合理顺;应急管理部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制修订需要加快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有待提高;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力量严重不足,综合救援现代装备短缺,亟须整合加强优化,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分布不均衡、实战能力参差不齐,航空救援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急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不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比较薄弱,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能力欠缺,应急产业发展存在短板,公众风险防范、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足,灾害保险等市场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十四五”时期的主要考虑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十四五”期间的总体要求。《纲要》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围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阐述了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建设任务。

  (一)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围绕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民爆、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深入推进安全整治,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同时,加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

  (二)完善监管制度体系,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检和监管执法。在食品安全方面,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以“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加大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力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在药品安全方面,突出创新监管方式,构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完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药品全过程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三)提高安全治理能力,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

  《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和防控应急预案制度,健全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信息统一发布机制,加强动植物疫情和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统筹布局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强化生物安全资源监管,制定完善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目录,建立健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风险评估机制,推进生物安全法实施。同时,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生物安全国际规则制定。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纲要》对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十四五”时期要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二是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健全中央与地方分级响应机制,强化跨区域、跨流域灾害事故应急协同联动。三是完善灾害事故预防体系,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四是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五是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提高快速调配和紧急运输能力;构建应急指挥信息和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加强极端条件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发展巨灾保险。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