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关心关怀重庆工作,近年来对重庆提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为新时代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重庆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带领全市上下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凝聚强大合力,高起点、高规格推进规划编制,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全市上下共谋“十四五”美好蓝图,使“十四五”规划成为全市吹响现代化建设的集结令。一是系统深入谋划。每一位市领导领题调研,形成48项高质量调研成果,市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开展27项重大课题研究,部门、区县系统谋划各领域各区域“十四五”发展思路。二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组建由经济、科技、生态、文化、社会等领域110名专家组成的重庆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特别增加四川方面专家和企业界专家,为规划献计献策。三是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开展“十四五”规划公众建言献策活动,联合四川省共同征集网民意见建议,针对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注的焦点,规划《纲要》增设专栏、增加项目,2000多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被吸纳进《纲要》和专项规划中。
树牢一盘棋思想,推动全市及周边地区规划大协同。一是强化市和区县两级规划协同。加强对区县规划的全程指导,明确报送、审查、修改、报备四步衔接程序,强化区县规划中一致性、落实性、指导性内容的衔接,确保区县规划精准落实全市“十四五”规划对各区域的发展要求。二是强化区县间规划协同。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在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布局下,统筹谋划区县“十四五”发展,加强相邻区县间规划衔接指导,确保生产力布局、线性工程建设时序等衔接一致。三是强化与周边省市规划协同。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各个节点,深化与四川等地的衔接,共同推进20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专项规划(方案)编制,系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
实施专项规划全流程管理,在各行业各领域凝聚起共推“十四五”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建章立制规范专项规划编制。建立规划编制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明确52项市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编制任务,规范前期工作、起草编制、征求意见、衔接论证、审批发布等程序,确保专项规划细化落实国家和全市规划《纲要》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要求。二是推动专项规划与《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纲要》编制过程中,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发展思路研究、目标指标测算、重大项目谋划,充分吸纳专项规划重要内容和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推动市级专项规划与规划《纲要》相互支撑、互相衔接,确保空间有保障、项目能落地。三是建立部门工作联络协商机制。实时掌握编制进展,加强服务协调和督促督办,确保各专项规划间衔接一致,年底前全面完成编制任务。
突出主要指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推动规划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一体推动国家和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印发任务分工方案,将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涉及重庆的328项任务和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5项主要指标、446项重点任务、84项重大项目,分别逐项细化分解并落实责任单位。完善重大项目“五年储备、三年滚动、年度实施”推进机制,将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532个重大项目(专项)纳入市级重大项目清单滚动实施、压茬推进。